比翼鳥,又名鶼鶼、蠻蠻,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鳥名。此鳥僅壹目壹翼,雌雄須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
比翼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郭璞註:"似鳧,青赤色。"先秦《山海經·海外南經》:"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壹曰在南山東。"又《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壹翼壹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
形容比翼鳥的詞語主要有:比翼連枝、比翼雙飛、琴瑟和鳴 、伉儷情深、舉案齊眉、鶼鰈情深 、夫唱婦隨 、白頭偕老 、白頭相守 、和如琴瑟、琴瑟調和 、琴瑟之好、鳳凰於飛、***挽鹿車、執子之手。
漢畫像:
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壁畫墓有"比翼鳥"的榜題。山東沂南北寨村漢畫像石墓的中室過梁上也有比翼鳥的畫像。山西離石馬茂莊2號漢墓前室西壁也刻有壹只比翼鳥的形象,雙頭,展翅翹尾,四周雲氣繞繞。山東臨沂白莊出土的漢畫像中的雙頭鳥也是比翼鳥的象征。徐州十裏鋪畫像石墓中,刻畫了的比翼鳥等形象。
詩詞歌賦主要有:曹植《送應氏詩二首》: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新林驛女吟示歐陽訓》:月明階悄悄,影只腰身小。誰是騫翔人,願為比翼鳥;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