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石渡景區:在福建省浦城縣水北街鎮境內,景區內丹山怪巖、碧溪清流,構成引人入勝的自然風光,那歷經滄桑的寺庵、古瓷窯遺址喚起人們對悠悠歲月的思緒。歷代均有名人到此遊覽,並留下詩文,給予景區豐富的文化內涵。
2、夢筆山:在福建浦城縣城西1.5公裏,相對高度20~30米。原名孤山,元徽二年(474),江淹被貶為浦城(當時稱吳興)縣令,對孤山特別鐘愛。相傳,壹夕宿山中,夢中得到壹管五彩花筆,日後文思如湧,詩文多佳句,遂傳為“夢筆生花”的美談。山以人顯,孤山後亦改名夢筆山。
3、漢陽城遺址:城址包括兩個大型連屬山丘,範圍約20萬平方米。城墻遺跡可見,寬約2~5米,有夯打痕跡,建築不甚規則,壹般順山脊或溝谷底部延伸。南墻的中部邊緣,山崗突兀成墩子狀,是全城最高點,經考古探洞證實是壹處報警的烽火臺。漢陽城址為閩越時期遺址,上限可至商代晚期,下限可至西漢,是迄今為止福建地區保存完整、年代最早的城址。
4、仙樓山:海拔333米,方圓600商,拔地而起,屏列於福建浦城縣城東。相傳宋時有東京道人李陶真自武夷山止止庵徙居於此,其後明末有張澤元、杜足元相繼留下,詩、書、畫兼佳的柳霖、黃子頓接踵而至。他們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構築迎仙樓,仙樓山之名也就由此而起。
5、萬安橋:橫跨濉溪,原名鎮安橋,始建於南宋紹定元年(公元1228年),石頭橋墩、木質橋面,橋高10.3米、長92.7米、寬6.1米,六個橋墩,墩上各建壹個橋亭,橋亭相連,形成橋面長廊,橋東建有濉川閣,清乾隆十五年改名為萬安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