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裏赫田塔爾,奧地利作曲家。
1808年,進入維也納宮廷樂團寄宿學校學習。1810年,《G大調狂想曲》(D.1)問世,這是他第壹首標有明確日期的作品。1811年,創作了其第壹首藝術歌曲《哈加的悲歌》。1813年,創作了《D大調第壹交響曲》。
1814年,為了免服軍役,在其父親的小學裏擔任校長助理,以獲得微薄的薪金維持生活。1815年,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臻成熟,於該年創作了145首歌曲,並創作了《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D大調第三交響曲》《g小調第九弦樂四重奏》等作品。
1818年,辭去教師職務,全力從事音樂創作,開始了“自由藝術家”的生涯。1822年,創作《b小調第八交響曲》。1828年3月26日,舉辦了其生前僅有的壹次正式音樂會;同年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終年31歲 。
舒伯特被稱為“歌曲之王”,他既是維也納古典音樂傳統的繼承者,又是西歐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在他短暫的壹生中,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音樂遺產,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9部交響曲、10余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其他作品。
擴展資料
舒伯特在傳統的室內樂中註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內樂作品都帶有真正的舒柏特的印記,它們也是維也納古典主義的最後壹批作品。
而在“即興曲”和“音樂瞬間”中,舒柏特使鋼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風格。它們的隨想性、自發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義的要素。
舒伯特最廣為流傳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這些歌曲都是從詩的內心情感中直接產生出來的,沒有人能勝過他那洋溢的才華和清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