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的拼音:[láng]、[làng]。
郎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古地名。春秋魯邑。
2、郎,古廊字。原指宮殿廷廊,置侍衛人員所在。官名。
3、戰國始置。帝王侍從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差遣等侍從之職。郎官壹直沿用到清朝。
如:郎官(郎中及員外郎的泛稱)。
4、舊時婦女對丈夫或情人的昵稱。
如:郎伯(婦人稱丈夫為郎、伯,並稱郎伯)。
5、女婿,女兒的丈夫。
如:郎婿(女婿)。
6、 稱別人的兒子。
如:郎子(對他人之子的愛稱)。
7、漢魏以後少年的美稱。
8、舊時對從事某種職業者的稱呼。
9、舊時對壹般男子的尊稱
如:郎子(對英俊少年的愛稱)。
10、仆人稱主人為郎。
郎的古文出處:
1、郎,魯邑也。——《說文》
2、費伯帥師城郎。——《左傳》
3、夏。城郎。——《左傳》
4、郎官,謂三中郎將下之屬官也。——《後漢書》
5、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李白《長幹行》
6、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三國誌》
7、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世說新語》
8、為兩郎僮。——(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9、孰若為壹郎僮。正副郎好事者。——(清)方苞《獄中雜記》
10、今陛下累郎臺,恐其不高也。——《漢書》
11、蓋聞虞舜之時,遊於巖郎之上。——《漢書》
12、茤蕘之言,可擇郎廟。——(三國魏)鐘繇《宣示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