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禽流感有什麽癥狀?

禽流感有什麽癥狀?

禽流感與流行性感冒有什麽區別?

流行性感冒壹般分為三種:叫A型、B型和C型,B型和C型壹般只在人群中傳播。但A型流感應該說主要在鳥類中間傳播,現在發現它越來越多地傳染給其它的動物和人類。我們近年來為預防流感所打的疫苗,預防的對象也包括A型流感,可以說A型流感都是禽流感。

雞鴨得了禽流感壹般會有什麽樣的癥狀?

禽流感的發病過程非常快,很多家禽看不出有什麽癥狀就很快死亡。各地養殖戶如果發現家禽不明原因地突然死亡,而以前又都註射過像新城疫、傳染性鼻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做過這樣的防疫措施,應盡快上報動物防疫部門,由他們來診斷。

這種禽流感的傳播途徑都有哪些?

傳播途徑很多。比如車輛、餵養工具、空氣、飼料、糞便等都可能造成病毒的傳播。

如果壹旦發生禽流感,我們將采取什麽措施阻止它的進壹步蔓延?

對疫區內的所有家禽予以撲殺,按照國際動物衛生組織確定頒布的國際動物衛生法典,疫區周圍3公裏以內的家禽也要全部予以撲殺幹凈。

******************************************

禽流感癥狀

禽流感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或神經系統的異常。

常見癥狀有:病雞精神沈郁,飼料消耗量減少,消瘦;母雞的就巢性增強,產蛋量下降;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

這些癥狀中的任何壹種都可能單獨或以不同的組合出現。有時疾病暴發很迅速,在沒有明顯癥狀時就已發現雞死亡。

另外,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很大,取決於禽類種別和毒株以及年齡、環境和並發感染等,通常情況為高發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禽流感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其長短與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劑量、感染途徑和被感染禽的品種有關。

人類感染禽流感後,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禽流感患者伴有嚴重的肺炎,病情嚴重者心、腎衰竭導致死亡。

===========================

禽流感預防常識

2005-11-4 9:50:01 稿件來源:新聞晚報

--------------------------------------------------------------------------------

●漂白粉可殺死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是壹種沒有超常抵抗力的病毒,這比較有利於我們對禽流感的隔離、消毒和凈化。根據對苯酚、消毒靈、氫氧化鈉、雅好生、漂白粉、高錳酸鉀、二氯異氰尿酸鈉、百毒殺、新潔爾滅、福爾馬林、過氧乙酸等常用消毒藥物進行體外殺滅禽流感病毒的試驗,禽流感病毒對上述消毒藥物比較敏感,在推薦使用濃度下,可以將病毒殺滅。在直射太陽光下,病毒也容易被滅活。

●少與寵物禽類接觸

如果信鴿、觀賞鴿沒有感染禽流感病毒,通常情況下接觸是不會感染禽流感的;在禽流感疫區,如果信鴿、觀賞鴿感染禽流感病毒,且環境中病毒濃度很高,日常接觸也是有可能感染的。因此,在禽流感疫區,在禽流感流行時期,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應該減少與寵物禽類接觸為好。

●買活禽要戴手套

菜市場經常把雞鴨放在壹層疊壹層的窄小籠子中,這樣很容易通過其糞便傳播禽流感。因此最好不要直接用手觸摸雞鴨等活的家禽,可以戴上手套觸摸,壹般可以不戴口罩,回到家後要用肥皂洗手。

●白斬雞難殺死病毒

禽肉煮熟、煮透後,通常不會導致禽流感病毒傳播。但如果病禽未經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進入人體。白切雞的加工方法有可能沒有完全煮透,這樣如果此雞“生前”感染禽流感病毒,在烹飪過程中,病毒可能沒有完全被殺死,就有可能進入人體。但如果存活,會否通過消化道傳入人體各組織中、病毒在人體是如何運作的,這些機理現在都還不清楚。在此情況下,應盡量食用壹些煮熟、煮透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白切雞。

●雞精雞粉可安全食用

禽流感病毒對外界的抵抗力並不強,56℃加熱30分鐘,60℃加熱10分鐘,70℃加熱數分鐘,陽光直射40-48小時以及常用消毒藥均可使該病毒滅活。雞粉、雞精等雞有關產品是以雞為原料制成的,加工時都通過特殊的流程,壹般來講,高溫是必不可少的壹道工序。食用正規生產廠家(有衛生許可證)的雞粉、雞精等雞有關制品是安全的。

●水禽與養雞場不可混雜

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種、不同個體的動物上不斷傳遞,是很容易產生變異的。我國家禽存欄量大,飼養點較密集,而且不同種類的家禽飼養點互相交錯,尤其是水禽與養雞場混雜在壹起,是非常有利於禽流感變異的。

另外,禽流感病毒感染雞群後引起的損失與細菌的合並和繼發感染有很大的關系,無論在生產現場中或實驗室內攻毒試驗,都可以證明,適當使用抗菌藥物可以減少死亡損失,這在禽群感染非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後的處理上,是有意義的。

●高危人群多攝維生素C

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飼養員、屠宰工人等經常與活禽密切接觸的人,以及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特別是12歲以下的兒童。

飼養員、屠宰工人在工作場所應穿防護服、佩戴防護用具,工作前後徹底消毒;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應避免去菜市場等活禽較多的場所,並註意多攝入壹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和藥物,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對預防禽流感非常重要,市民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對雞肉等食物應徹底煮熟,特別是煎雞蛋壹定要煎透,避免蛋黃不熟。

=======================

回 首 頁 |預防知識

2004年03月01日 星期壹

禽流感預防手冊

面對世界範圍流行的禽流感,作為普通市民的我們,怎

樣才能

預防禽流感、消毒措施該如何做、什麽樣的禽蛋才能吃……

我們都想知道得壹清二楚。而只有對禽流感有了科學認知,

才能更好地防範它、擊敗它。為幫助讀者深入了解禽流感的

預防知識,今日本報特刊發———禽流感預防手冊

了解禽流感

■禽流感及分類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壹種禽類(家禽和野禽)傳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後可以表

現為輕度的呼吸道癥狀、消化道癥狀,死亡率較低;或表現

為較嚴重的全身性、出血性、敗血性癥狀,死亡率較高。這

種癥狀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決定的。

根據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將禽流感分

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無致病性禽流感。禽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亞型,由H5和H7亞型毒株(以H5N1和

H7N7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稱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最近國內外由H5N1亞型引起的禽流感即為高致病性禽流感,

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禽流感潛伏期可達21天

禽流感的潛伏期從數小時至數天,最長可達21天。潛伏

期的長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病毒量、

禽體的抵抗力、日齡大小和品種、飼養管理情況、營養狀況、

環境衛生及應激因素的影響。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伏期短,

發病急劇,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潛伏期內有傳染的可能

性。

■禽流感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禽流感的傳播有病禽與健康禽直接接觸和病毒汙染物間

接接觸兩種。禽流感病毒存在於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

吸道和禽體臟器組織中。因此,病毒可隨眼、鼻、口腔分泌

物及糞便排出體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糞便、死禽屍體汙染

的任何物體,如飼料、飲水、禽舍、空氣、籠具、飼養管理

用具、運輸車輛、昆蟲以及各種攜帶病毒的鳥類等均可機械

性傳播。健康禽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發病。禽

流感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候鳥(如野鴨)的遷徙可將禽

流感病毒從壹個地方傳播到另壹個地方,通過汙染的環境

(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發病。帶有禽流感病毒的

禽群和禽產品的流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傳播。 ■高致病

性禽流感有什麽表現

高致病性禽流感無特定臨床癥狀,表現為突然發病,在

短時間內可見食欲廢絕、體溫驟升、精神高度沈郁,雞冠與

肉垂水腫、發紺,伴隨著大批死亡,數天內死亡率可達

90 以上。雞新城疫與禽流感有明顯的區別,其病原是

兩種完全不同的病毒。禽流感病毒是正黏病毒科,新城疫病

毒是副黏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見典型臨床癥狀:

潛伏期較長,有呼吸道癥狀,下痢,食欲減退,精神委頓,

後期出現神經癥狀。在目前養殖條件下,新城疫疫苗免疫雞

群不會發生典型的新城疫,感染雞群壹般表現為輕微的呼吸

道癥狀、神經癥狀和產蛋雞群的產蛋下降,死亡率很低。

■疫情的發生與家禽的性別無關

許多家禽都可感染發病,但以雞、火雞、鴨和鵝多見,

以火雞和雞最為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鴨和鵝等水

禽的易感性較低,但可帶毒或隱性感染,有時也會造成大批

死亡。各種品種、不同日齡的雞和火雞都可感染發病死亡,

而對於水禽如雛鴨、雛鵝其死亡率較高。尚未發現高致病性

禽流感的發生與家禽性別有關。

■疫情為什麽多發生於冬春季節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

發。主要原因是:

第壹,禽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

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

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良好的通風可

以大大減少雞舍環境中病毒的數量。因此,病毒侵入雞體內

的機會和數量就明顯減少,感染幾率下降。同時,良好的通

風也減少了不良氣體對雞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對維持呼吸道

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義。

■高致病性禽流感會經蛋傳播嗎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間的傳播主要依靠水平傳播,

如空氣、糞便、飼料和飲水等;目前的證據表明高致病性禽

流感不會經蛋傳播。但也有實驗表明,實驗感染雞的蛋中含

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傳播的可能性。感染和

發病雞群的種蛋不能用作孵化。

■水禽也會感染禽流感嗎

水禽不僅已成為對禽流感病毒高度易感的自然感染發病、

死亡的禽類,且可橫向傳染陸生禽類而成為其發生禽流感的

傳染源。

■禽流感病毒抵抗力有多強

總的來說,禽流感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對高

溫、紫外線、各種消毒藥敏感,容易被殺死。病毒在70攝氏

度經幾分鐘即能被滅活。壹般消毒藥能很快殺死病毒,但存

在於有機物如糞便、鼻液、淚水、唾液、屍體中的病毒能存

活很長時間。嚴重汙染的糞便是控制禽流感的主要問題,特

別要強調的是禽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環境,尤其是涼爽和潮濕

的條件下存活很長時間,如糞便中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毒,

其傳染性在4攝氏度可保持30 35天,20攝氏度為7天。

病毒在汙染的水源中,在低溫條件下可長期存活,壹旦健康

雞與病禽糞便汙染的環境和水源接觸,便可引起發病。

■禽流感與其他動物流感的關系

流感是壹種由流感病毒引起、危及人和禽類的傳染性疾

病,其病原流感病毒屬於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為A、B、

C三個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多發於禽類,壹些亞型也可感染

其他動物及人類。B型和C型流感病毒則分別見於對海豹和豬

的感染。A型流感病毒可感染各種動物,包括人及豬、馬、各

種海洋哺乳動物及禽類。在水禽特別是鴨、鵝體內存在著

15種血凝素(HA)亞型,9種神經氨酸酶(NA)亞型的A型流

感病毒。流感病毒可在水禽的消化道中繁殖。因此,在感染

水禽的糞便中含有高濃度的病毒,並通過汙染的水源,由糞

便——口的途徑傳播流動病毒。嚴密預防與控制

預防

■如何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對禽流感的預防必須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養殖場應遠

離居民區、集貿市場、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動物生產場所和相

關設施等;不從疫區引進種蛋和種禽;對過往車輛以及場區

周圍的環境,孵化廳、孵化器,雞舍籠具,工作人員的衣帽

和鞋等進行嚴格的消毒;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杜絕鳥

類與家禽的接觸;在養殖場中應專門設置供工作人員出入的

通道,對工作人員及其常規防護物品應進行可靠的清洗及消

毒;嚴禁壹切外來人員進入或參觀動物養殖區。在受高致病

性禽流感威脅的地區應在當地獸醫衛生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

行疫苗的免疫接種,定期進行血清檢測以保證疫苗的免疫預

防效果確實可靠。

■有疫苗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國已經成功研制出用於預防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非疫區的養殖場應該及時接種

疫苗,從而達到防止禽流感發生的目的。

■要加強禽的飼養管理

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所有動物傳染病的前提條件,只有

在良好的飼養管理下才能保證家禽處於最佳的生長狀態並具

備良好的抗病能力。從禽流感預防角度來說,必須將飼養管

理和疾病預防作為壹個整體加以考慮,通過采取嚴格的管理

措施,如養殖場舍的隔離、環境消毒、控制人員和物品的流

動等,防止禽群受到其他疾病的危害。

■孵化廠和育雛室如何預防

首先,應做好孵化廠的設計。應該做到從進蛋室開始,

雞蛋裝盤、孵化、出雛、等候室和1日齡雛裝運室到運輸車載

運區應是單行交通路線。每個孵化室必須有利於徹底清洗和

消毒,通風系統應該能夠防止被汙染的空氣和塵埃重新循環。

第二,做好種蛋的收撿和及時消毒工作。種雞產蛋後要

定時收集,並及時清除表面的汙染物,淘汰汙染嚴重和有裂

紋的蛋。

第三,入孵前做好孵化器、孵化用蛋盤、種蛋和出雛器

的清洗消毒工作。

第四,對運雛車輛和設備要進行徹底消毒,防止交叉感

染。第五,在當地獸醫衛生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對種雞進行

免疫接種,同時對雛雞也進行疫苗的免疫接種。

■非疫區養殖戶如何預防

養殖戶應該嚴格執行獸醫衛生防疫的有關法律法規,不

從疫區引進種蛋和種禽,對過往車輛以及場區周圍的環境,

孵化廳、孵化器,雞舍籠具,工作人員的衣帽和鞋等進行嚴

格的消毒。凈化水源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杜絕鳥類與

家禽的接觸。對雞群及時進行疫苗的接種及抗體的檢測,從

而防止禽流感的發生。

■家庭飼養註意什麽

應註意禽舍的清潔衛生,定期對禽舍進行消毒,自覺接

受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測。在禽流感受威脅區內,應給雞、

鴨註射有效的疫苗。壹旦發現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應

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並對疫點采取封鎖隔離

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家禽不應與豬壹起混養

家禽不應與豬壹起混養,因為家禽的流感病毒可以感染

給豬,而人的流感病毒也能傳染給豬。由於流感病毒具有8個

不同的核酸片斷,當這兩種不同的病毒粒子***同感染壹個細

胞時,其核酸片斷存在發生重新組合與排列而產生新型流感

病毒粒子的可能性,如果這種新型流感病毒粒子對人類造成

感染,將會造成嚴重的公***衛生問題。

另外,雞也不宜與鴨、鵝等水禽混養,因為水禽中各種

亞型的流感病毒的攜帶率很高,有的不表現任何臨床癥狀,

從而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是關鍵

飼養方式與禽流感的發生和控制關系密切,良好的飼養

管理條件是預防禽流感的關鍵。

要避免雞和水禽混養,因為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儲

存宿主之壹,可以攜帶病毒而不壹定發病,但可以通過糞便

排出病毒,汙染水源或環境。這些病毒可能感染同時飼養的

雞和其他家禽而導致其發病。

放牧或放養的家禽因為比較容易接觸其他禽類、候鳥或

者被這些野生動物汙染過的環境、飼料和飲水,感染禽流感

的幾率大大增加。

集約化飼養的家禽由於環境隔離條件較好、人員和物流

控制嚴格,加上良好的獸醫衛生防疫措施,因此感染禽流感

的機會少,壹旦發生也能夠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消毒

■疫區如何消毒

流感病毒可以隨感染發病禽的糞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

汙染禽舍、籠具、墊料等。流動病毒對消毒劑及熱比較敏感。

對汙染的禽舍進行消毒時,必須先用去汙劑清洗以除去汙物,

再用次氯酸鈉溶液消毒,最後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

毒。鐵制籠具也可采用火焰消毒。由於糞便中含病毒量很高,

因此,在處理時要特別註意。糞便和墊料應通過掩埋和生物

發酵方法來進行處理,對處理糞便和墊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

火堿水或其他消毒劑浸泡消毒。

■哪些消毒劑能有效殺滅病毒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環境中存活能力較差,只要消毒措施

得當,養禽生產實踐中常用的消毒劑,如醛類、含氯消毒劑、

酚類、氧化劑、堿類等均能殺死環境中的病毒。場舍環境采

用下列消毒劑效果比較好:

(1)醛類消毒劑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

消毒最為常用。密閉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 21克高錳酸

鉀加入14 42毫升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時,

室溫壹般不應低於15攝氏度,相對濕度應為60 80 ,

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錳酸鉀後再加入福爾馬林溶液,密閉門

窗7小時以上便可達到消毒目的,然後敞開門窗通風換氣,消

除殘余的氣味。

(2)含氯消毒劑消毒效果取決於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

高,消毒能力越強,包括無機含氯消毒劑和有機含氯消毒劑。

可用5 漂白粉溶液噴灑於動物圈舍、籠架、飼槽及車輛

等進行消毒。次氯酸殺毒迅速且無殘留物和氣味,因此常用

於食品廠、肉聯廠設備和工作臺面等物品的消毒。

(3)堿類制劑主要有氫氧化鈉等,消毒用的氫氧化鈉制

劑大部分是含有94 氫氧化鈉的粗制堿液,使用時常加

熱配成1 2 的水溶液,用於消毒被病毒汙染的雞舍地

面、墻壁、運動場和汙染物等,也用於屠宰場、食品廠等地

面以及運輸車船等物品的消毒。噴灑6 12小時後用清水

沖洗幹凈。

禽流感何時首次發生

1878年首次報道了意大利雞群暴發的壹種嚴重的疾病,當

時稱為雞瘟。1955年,才證實這種雞瘟病毒實際上就是A型禽

流感病毒。已證實禽流感病毒廣泛分布於世界範圍內的許多

家禽(包括火雞、雞、珍珠雞、石雞、鵪鶉、鷓鴣、鴕鳥、

雉、鵝和鴨等)和野禽(包括鴨、鵝、磯鷸、三趾鷸、燕鷗、

天鵝、鸌、鷺、海鳩、海鸚和鷗等)。國外報道,已發現帶

毒的鳥類達88種。鼠類不能自然感染流感病毒。

歷史上禽流感造成的危害

在有記載的禽病史上,禽流感是壹種毀滅性的疾病,每

壹次嚴重的暴發都給養禽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在美

洲、歐洲、亞洲、非洲、澳大利亞等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

都曾發生過本病。20世紀90年代以前,處理

■怎樣無害化處理撲殺的家禽

因為被撲殺的家禽體內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如果不將這些病原根除,讓病禽擴散流入市場,勢必造成高

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傳播擴散,同時可能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為了保證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必須對

撲殺的家禽做焚燒深埋後的無害化處理。

■疫點外撲殺範圍為何是三公裏

我國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點周圍半徑3公裏範圍劃為疫區,

因為疫點周圍半徑3公裏範圍內的禽是最易受到感染的,為了

保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能夠得到完全徹底撲滅,將疫點及

其周圍3公裏的家禽及其糞便、汙水等汙染源造成的病原傳播。

這是控制烈性傳染病的最有效的做法,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如何處理被汙染的廢棄物

對被禽流感病毒汙染的廢棄物,要按規定做無害化處理。

能焚燒的地方,必須采取焚燒的方式處理;不能焚燒的,則

采取深埋的方式處理。同時對所處環境做徹底消毒。

隔離

■為什麽要隔離封鎖疫區

盡快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進行隔離封鎖,以限制禽類、

人員和運輸車輛等的流動,從而阻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從

疫區向非疫區傳播,防止疫情的進壹步擴大,減少因高致病

性禽流感所帶來的重大經濟損失和國際影響。

■解除封鎖的時間要多長

禽流感的最長潛伏期為21天,在潛伏期內的任何時間,

都有可能出現新的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只有在壹個潛伏期

以上的時期內沒有新的感染個例,才能證明沒有禽流感病毒

存在。因此,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疫區的封鎖在撲殺

了最後壹只家禽後經過至少壹個潛伏期以上的時間才能解除。

■撲滅壹次暴發疫情的標準

撲滅壹次暴發疫情的標準是:對暴發疫情的地區的最後

病例采取撲殺措施和徹底消毒後,至少21天無新的禽流感病

例出現,表明該地區的暴發疫情已被撲滅。

監測

■為什麽要對候鳥進行疫情監測

禽流感病毒能感染許多種野生鳥類,特別是遷徙的水禽。

已有證據表明,候鳥往往是禽流感病原傳播的真正來源。因

此,加強對候鳥的疫情監測,對尋找禽流感疫源是非常有用

的。這次亞洲地區禽流感大面積、多國家同時暴發與候鳥的

遷徙散毒不無關系。■為什麽要追蹤疫源

因為及時徹底對消滅疫源是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

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應及時上報疫情,盡快找到疫源點,就

能在較短時間內對疫點進行封鎖,對家禽進行撲殺,可有效

防止禽流感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推薦免疫方案

壹旦疫情發生,必須對疫區周圍5公裏範圍內的所有易感

禽類實施疫苗緊急免疫接種,同時,在疫區周圍應建立免疫

隔離帶。疫苗接種只用於尚未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健

康雞群,種雞群和商品蛋雞群壹般應進行2次。

鑒定方法

■診斷方法和程序有哪些

(1)流行病學禽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患禽間(包括與患禽

接觸的器具)的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感染。此外,帶毒的飛

鳥或水禽常常成為傳染源,引起家禽大批地發病和死亡。

(2)臨床癥狀禽流感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3天不等,潛

伏期的長短依賴於感染病毒的毒力和劑量、感染途徑、被感

染禽的種別和禽體的狀態。急性感染的禽流感無特定臨床癥

狀,在短時間內可見食欲廢絕,體溫驟升,呼吸道癥狀,下

痢,後期出現神經癥狀。伴隨大量死亡。

(3)病理變化禽流感的病理變化因感染毒株毒力的強弱、

病程長短和禽種的不同而變化不壹。主要表現為頭腫,肉髯、

冠出血,小腿和趾部皮下出血、水腫,腺胃乳頭出血及輸卵

管炎等。

(4)病原學診斷———病毒分離需由國家規定實驗室完

成。

(5)血清學診斷

對禽流感的診斷,實驗室病毒的分離、鑒定,以及致病

性試驗都耗時較長,花費也較高,只有極少數的實驗室能進

行此項檢查,在收到檢查樣品後不能在較短時間(48小時)

內做出確診,確診滯後於現場采取措施的要求。禽流感這類

疫病的確診越快、越早,損失就越小。當疑有禽流感發生時,

應及時上報疫情,以求得有關專家及時診斷是十分重要的。

■禽流感的鑒別診斷

由於禽流感感染引起的流行特點、癥狀及病理變化與某

些禽的傳染病相似,必須及時做出鑒別診斷,如雞新城疫、

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鼻炎、支原體病、衣原體病、產蛋

下降綜合征等;特別是某些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使

病情更為復雜,給論斷帶來困難或容易發生誤診。因此,類

癥鑒別診斷十分重要。

首先是與新城疫的鑒別診斷。禽流感與雞新城疫的流行

特點、癥狀、病變很相似,壹般來說,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

伏期和病程比國內目前發生的新城疫為短,新城疫病雞的呼

吸困難,嗉囊和口中的積液,呼吸困難時的咕咕叫聲,典型

的神經癥狀等各種表現、常規的典型病變,都較禽流感明顯

和具有特征性,加之,現場新城疫的緊急免疫效果等,都與

禽流感不同。但有的也無明顯的不同,兩病的準確鑒別診斷,

只能依靠實驗室的診斷,最簡便、實用的方法是病毒分離和

血凝抑制試驗(HI)。新城疫抗血清抑制不了禽流感病毒的

血凝作用,反之亦然。

禽流感與其他幾種疫病的鑒別,根據流行特點、癥狀、

病理剖檢和實驗室檢查(病原學、血清學)等綜合分析,是

可以區別開的。同樣,繼發或並發細菌病或病毒病時,通過

病原分離和某些檢測方法便可確定。不必“談禽色變”

■對普通市民有危害嗎

壹般情況下,普通市民接觸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

因為市場上銷售的禽類和禽類制品是經過獸醫衛生部門嚴格

的檢驗和檢疫,病禽和不合格禽類制品不會進入市場流通。

所以說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對普通市民構成威脅。另壹

方面,禽類和禽類制品都是經過水煮或燒烤等處理加工後供

大家食用。在這樣的加工處理過程中,病毒被完全破壞和滅

活,不再具有感染性。

■與病禽有過接觸怎麽辦

首先不要恐慌,因為畢竟家禽將病傳染給人的幾率很低,

在我國疫情發生地,衛生部門已經對與病禽密切接觸的人員

進行了醫學檢查和觀察,尚未發現人員感染。但若與高致病

性禽流感病禽有過接觸,如果出現感冒樣癥狀,應當馬上去

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診斷與治療。

■吃禽肉蛋、穿羽絨服安全嗎

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已經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

流行病學調查證明禽流感為水平傳播,切斷它的傳播途徑,

就可控制該病的蔓延。該病毒對高溫比較敏感,60

70攝氏度,2至10分鐘就可以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