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戎合著的長篇章回小說《呂梁英雄傳》,是建國前夕在工農群眾中最有影響的作品之壹。這壹時期還發表了短篇小說《金寶娘》和《村仇》。1951年6月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短篇小說《結婚》,帶著翻身後農村青年的幸福與歡樂,得到讀者的熱烈稱贊。中學語文課本選它作為教材,又迅速地增加了作者的知名度,馬烽成為建國初年最著名的小說家之壹。馬烽“文革”前***出版了以下幾個短篇集:《村仇》、《壹架彈花機》、《三年早知道》、《我的第壹個上級》、《太陽剛剛出山》,還出版了描述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劉胡蘭的偉大事跡的長篇小說《劉胡蘭傳》。在這部長篇裏,不僅讓讀者看到偉大的時代的力量,黨的力量,毛澤東思想的力量使劉胡蘭從壹個普通農村姑娘成長為真正的無產階級英雄,而且還讓人們更加具體真切地了解了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深刻內涵。“文革”後發表了《結婚現場會》等短篇小說,出版了《馬烽小說選》。 馬烽的小說主要描寫農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精神世界的變化,生活畫面廣闊,人物形象豐滿,表現手法豐富,在五十年代中後期,以《我的第壹個上級》、《三年早知道》為標誌,形成自己通俗樸實、幽默明快、洗練流暢的藝術風格,富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作品時代感強,他的短篇小說有如壹組我國農村變革的畫卷,展示了我國農民延著社會主義道路樂觀而自信地前進的足跡。馬烽擅長寫普通的農民和農村基層幹部,表現這些人物美好的心靈世界,使自己的作品總是激蕩著壹股正氣。《我的第壹個上級》是馬烽的代表作之壹,藝術構思新穎獨特,故事情節出奇制勝,成功地塑造了農建局田副局長的優美形象。文壇泰鬥茅盾對此曾給予很高的評價:“老田這個人物,寫得龍拿虎跳,在馬烽的人物畫廊中,無疑是數壹數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