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馬中關五的近義詞

馬中關五的近義詞

馬中關五的近義詞:魯魚亥豕

馬中關五的意思:猶言魯魚亥豕。指書籍在傳寫或刻印過程中的文字錯誤。

帶馬字的成語:

1、馬勃牛溲:借指不值錢的東西。出自清·褚人獲《堅瓠十集·遺臭文詞》。

2、馬入華山:商朝末年,商紂王荒淫無度,百姓怨聲載道,周武王率領大軍把商都包圍起來,商紂王登上鹿臺放火自殺。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讓士兵回家從事農業生產,把征用的牛馬全部退還,讓全國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3、馬不解鞍:馬不解鞍(拼音mǎbùjiěān)比喻壹刻也不停留,毫不間歇。

4、馬革盛屍: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同“馬革裹屍”。

5、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現形容思想麻痹。

6、馬不停蹄:比喻壹刻也不停留,壹直前進。

7、馬首是瞻:首:頭;瞻:往前或向上看。馬首是瞻,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後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8、馬到功成:形容事情順利,壹開始就取得勝利。

9、馬後大練:馬後大練,成語,典故名,典出《後漢書》卷十上《皇後紀·明德馬皇後紀》。馬後指漢明德馬皇後,大練,即大帛。馬皇後貴為後宮之主,生活簡樸,袍衣稀疏粗糙。後因以“馬後大練”用作後妃儉樸之典。

10、馬願如羊:東漢 張奐 任 安定屬國 都尉,聯合 羌 人擊敗 匈奴,羌 人頭領感恩而獻馬二十匹、金鐻八枚,奐 對諸 羌 首領說:“使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懷。”即以金、馬悉數歸還。事見《後漢書·張奐傳》。後因以“馬願如羊”為官吏從政清廉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