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過不吝”最早見於《尚書》,“從善如流”出於《左傳》。蘇軾把這兩條古訓合而為壹,在《上皇帝書》中說:“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所絕無面僅有”,可見他是作為壹項很高的道德修養來提的。
“改過”而“不吝”,“從善”而“如流”,確實不易做到。這兩句對當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積極意義,執政者更可作為借鑒。“從善如流”現已成為成語,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改過不吝”最早見於《尚書》,“從善如流”出於《左傳》。蘇軾把這兩條古訓合而為壹,在《上皇帝書》中說:“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所絕無面僅有”,可見他是作為壹項很高的道德修養來提的。
“改過”而“不吝”,“從善”而“如流”,確實不易做到。這兩句對當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積極意義,執政者更可作為借鑒。“從善如流”現已成為成語,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