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語中使用“十三點”這個俗語,詞義等同於癡頭怪腦,愚昧無知。用以形容那些傻裏傻氣或言行不合常理的人,有時也用來作為取笑、嗅怪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上海人常以“十三點”隱指“癡”,除了形容人做事沒腦子或舉止輕浮,也指口無遮攔、傻得可愛,像趙薇扮演的“還珠格格”恐怕是最標準的“十三點”了。但是,當這個詞在異性間跳出來時,它的意思就變得曖昧起來,表面上是罵人癡頭怪腦,實際上卻不是真的怪罪,而是“嗔怪”,也就是說不是魯智深打蔣門神的“殺博博”壹拳頭,而是王熙鳳扇璉二爺的嗲溜溜壹記耳光。所以,“十三點”多半出自女人之口,罵的時候往往女人臉上笑瞇瞇,眼裏泛著“儂哪能個能介個啦”的挑逗光芒,被罵的男人也常常骨頭更輕。比如有壹位四十好幾的彪形大漢,在大庭廣眾與老婆卿卿我我,並喜老婆喚自己為“囡囡”,這樣的男人誰見了都忍不住在心裏送他“十三點”,但是他老婆當面拋壹句“十三點”就好像當眾給他發壹張獎狀壹樣,頓時立刻他臉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