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代是晶體管計算機,開始於1958年,結構上以存儲器為中心,使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應用領域擴大到數據處理和工業控制等方面。
3.第三代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於1964年,這壹代計算機仍然以存儲器為中心,機種多樣化、系列化,外部設備不斷增加,功能不斷擴大,軟件的功能進壹步完善,除了用於數值計算和數據處理外,已經可以處理圖像、文字等資料。
4.第四代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於1971年,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和生產的眾多方面。因為有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壹塊或幾塊芯片上,從而出現了微型計算機。
計算機總的發展方向,可以用“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智能化、多媒體化”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