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負荊請罪的意思和故事背景

負荊請罪的意思和故事背景

負荊請罪的意思是: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負荊請罪故事背景: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回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於是廉頗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廉頗聽到這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條,由賓客引導到藺相如家的門前請罪。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賠禮道歉的場合

近義詞面縛輿櫬、引咎自責、肉袒面縛、登門謝罪、知錯即改、肉袒負荊

反義詞興師問罪

擴展資料

1、負荊請罪的近義詞

引咎自責

解釋咎:罪責。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庾亮傳》:“亮甚懼,及見侃,引咎自責,風止可觀。”

諸葛亮很害怕,當看到侃,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風度舉止值得贊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

2、負荊請罪的反義詞

興師問罪

解釋發動軍隊,聲討對方罪過。也指大鬧意見,集合壹夥人去上門責問。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壹壹四回:“今幸將軍興師問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來降。”

現在我希望將軍興師問罪,所以特率本部兵馬五千投降。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