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鵜鶘 這兩個字念什麽

鵜鶘 這兩個字念什麽

tí hú

鵜鶘(鵜鶘)

  水鳥,體長可達二米,翼大,嘴長,尖端彎曲,嘴下有壹個皮質的囊,羽毛灰白色,翼上有少數黑色羽毛。善於遊泳和捕魚,捕得的魚存在皮囊中。多群居在熱帶或亞熱帶沿海。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裝飾品。《莊子·外物》:“魚不畏網,而畏鵜鶘。”《三國誌·魏誌·文帝紀》:“夏五月,有鵜鶘鳥集 靈芝池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壹·鵜鶘》:“鵜鶘處處有之,水鳥也。似鶚而甚大,灰色如蒼鵝。喙長尺餘,直而且廣,口中正赤,頷下胡大如數升囊。好羣飛,沈水食魚,亦能竭小水取魚。”

鵜鶘,讓人壹眼就能認出它們的是嘴下面的那個大皮囊。鵜鶘的嘴長30多厘米,大皮囊是下嘴殼與皮膚相連接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縮,是它們存儲食物的地方。鵜鶘和鸕鶿壹樣也是也是捕魚能手。它的身長125-150厘米,全身長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為桃紅色或淺灰褐色。在它那短小的尾羽跟部有個黃色的油脂腺,能夠分泌大量的油脂,閑暇時它們經常用嘴在全身的羽毛上塗抹這種特殊的“化妝品”,使羽毛變得光滑柔軟,遊泳時滴水不沾。

鵜鶘,在野外常成群生活,每天除了遊泳外,大部分時問都是在岸上曬曬太陽或耐心的梳洗羽毛。鵜鶘的目光銳利,善於遊水和飛翔。即使在高空飛翔時,漫遊在水中的魚兒也逃不過它們的眼睛。如果成群的鵜鶘發現魚群,它們便會排成直線或半圓形進行包抄,把魚群趕向河岸水淺的地方,這時張開大嘴,鳧水前進,連魚帶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閉上嘴巴,收縮喉囊把水擠出來,鮮美的魚兒便吞入腹中,美餐壹頓。

每到了繁殖季節,鵜鶘便選擇人跡罕至的樹林,在壹棵高大的樹木下用樹枝和雜草在上面築成巢穴。鵜鶘通常每窩產3枚卵,卵為白色,大小如同鵝蛋。小鵜鶘的孵化和育雛任務,由父母***同承。當小鵜鶘孵化出來後,鵜鶘父母將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裏,供小鵜鶘食用。小鵜鶘再長大壹點時,父母就將自己的大嘴張開,讓小鵜鶘將腦袋伸它們的入喉囊中,取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