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的拼音是niù、ào、ǎo,意思是不順、不順從。
拗(niù):指固執、不馴服。如:執拗、拗脾氣。
拗(ào):指折、彎曲。如:拗口令。
拗(ǎo):指用手把東西弄彎或折斷。如:拗斷、拗開。
除了作為動詞表示折斷或彎曲之外,拗還可以作為名詞表示彎曲的地方或角落。同時,拗也常被用於詩詞或對聯中,作為韻腳的字,以求得音韻和諧、對仗工整的效果。
拗字還具有壹些引申含義。例如,在某些方言中,拗可以表示斥責、罵人的話,類似於粗口。在壹些地區,拗還可以表示情人的昵稱,寓意著彼此間的親密和親昵。
在漢字書寫中,拗字的筆畫比較簡單,但需要註意其不同的讀音和含義。在書寫時,應該根據具體語境選擇正確的讀音和含義,以便更好地表達所要表達的意思。
拗的造句:
1、他執拗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
2、不要拗著脾氣,嘗試和對方心平氣和地溝通。
3、他拗不過朋友的邀請,只好參加這個聚會。
4、這道題目很拗口,讓人口頭表達起來有些困難。
5、他拗著性子,壹個人在雨中漫步,不願意打傘。
6、他的手被拗斷了,需要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7、這個地方很拗口,不便於記憶和辨認。
8、他拗著身子,試圖擺脫掉身上的負重。
9、盡管他很拗,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10、這個城市的交通非常拗,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
11、他拗著眉頭,思考著這道復雜數學題目的解法。
12、不要太過拗自己,適當地放松壹下心情。
13、雖然道路很拗,但他還是堅持走下去。
14、他拗不過命運的安排,最終選擇了接受現實。
15、這個拗口的句子需要反復讀幾遍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