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學亦稱程朱道學,是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壹,也是理學各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派之壹。由北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到南宋朱熹集為大成。
理學根本特點就是將儒家的社會、民族及倫理道德和個人生命信仰理念,構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統化的哲學及信仰體系,並使其邏輯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擴展資料:
程朱理學與封建宗法制度、封建道德倫理是緊密結合在壹起的,從這壹層面上說,人們對封建綱常名教的維護實際上即是對程朱理學的維護。
晚清時期的所謂“理學復興”主要體現在同治朝及其以前的這段時間。同治朝以後,理學名儒相繼去世,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和啟蒙思潮的沖擊下,程朱理學迅速衰落下去。光緒、宣統年間,宗理學人士無視時代大潮,篤守理學往往與頑固守舊聯系在壹起,為進步人士所唾棄。
伴隨清王朝的滅亡,程朱理學失去了官方哲學的統治地位,對普通民眾社會文化生活的影響也日漸式微。
晚清時期,盡管程朱理學不斷遭受來自各方面的沖擊,但就整體而言,作為封建社會後期的意識形態,它仍然受官方的重視,並在民間擁有大量的信奉者與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