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阡陌的意思解釋

阡陌的意思解釋

阡陌的意思有:田界、泛指田間小路、田野,壟畝、比喻途徑,門路、千百,形容眾多。

1、田界。

《史記·秦本紀》:“﹝商鞅﹞為田開阡陌。”司馬貞索隱引《風俗通》:“南北曰阡,東西曰陌。河東以東西為阡,南北為陌。”

《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如今大戶田連阡陌,小民無立錐之地。”

徐遲《狂歡之夜》:“山的那壹面又是千頃萬頃的黃金的熟稻田。山峰成了大地田園中的阡陌。”

2、泛指田間小路。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下》:“又聚會祀西王母,設祭於街巷阡陌,博奕歌舞。”

晉·陶潛《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清·唐孫華《春日病中雜詠》之五:“卻羨田間多野老,往來阡陌杖藜輕。”

3、田野,壟畝。

漢·賈誼《過秦論上》:“﹝陳涉﹞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壹說,“阡陌”當從《史記》作“什伯”,指行伍。見清俞樾《諸子平議·賈子壹》。

4、比喻途徑,門路。

晉·王羲之《荀葛帖》:“大期賢達興廢之道,不審謂粗得阡陌不?”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故世號士大夫風操,而家門頗有不同,所見互稱長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盧文弨補註:“阡陌,猶言途徑。”

5、千百。形容眾多。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椎埋穿掘之黨,阡陌成羣。”

宋·王安石《哭王會》詩:“布衣阡陌動成羣,卓犖高才獨見君。”

詞語出處:

1、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第2段描寫:“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意思是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能相互聽見。

描寫桃園的社會生活寧靜,寫出了桃源沒有戰亂,百姓和平安逸的生活。寄托了作者(陶淵明)的政治理想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

2、《史記》中記載: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3、《戰國策》說商鞅“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江淹的《雜體詩三十首之陶徵君》中“苗生滿阡陌”。

4、魏·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