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費者委員會8月17日稱,檢測的預先包裝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樣本均驗出了汙染物氯丙二醇、,並且其中9款奶粉都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
之後網上就炸鍋了,奶粉竟然含有致癌物,不過接著就等來了官方解釋。
香港的食物安全中心在其官方社交賬號平臺上回應了此事,
縮水甘油酯、氯丙二醇以及氯丙二醇脂肪酸酯,這些化合物都是食物加工過程產生的汙染物,也可以是在提煉植物油的過程中形成。因為嬰兒奶粉的制作,有時會用上精煉油,所以就可能含有這些汙染物。並且強調了消委會的有關檢測所參考的?標準?,都是?健康參考值?,也就是嬰兒每日攝入氯丙二醇的上限,而不是專門針對嬰兒配方奶粉說訂定的?規管標準?。
也就是說而以聯合國農糧組織/世衛專家委員會的相關參考值來看,這些檢測的全部奶粉都是沒有超標的。
至於縮水甘油酯這種化學物質,目前全球除了歐盟,大部分地區國家都還沒有就此物質在嬰兒配方的奶粉裏訂立上限以及相關標準。
而9款被檢測出有GE的奶粉,也全部超過歐盟的上限,全部合格。
那麽為什麽奶粉裏面有氯丙二醇呢?
早年間就有相關報告,報告的結論是人們受氯丙二醇毒性影響的機會不大,並無充分理據來建議人們改變基本的健康飲食習慣。氯丙二醇(3-MCPD)以及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E),這些物質都並不是只有奶粉裏面才可能會出現,絕大部分經過加熱處理的食物及或油脂含量較高的食物都會檢測到這些化學物質,就比如說,餅幹、零食以及各種中式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