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迅雷不及掩耳的成語解釋及故事

迅雷不及掩耳的成語解釋及故事

迅雷不及掩耳的成語解釋及故事

 註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出處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 《六韜·龍韜·軍勢》

 解釋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用法作定語、分句;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出其不意

 反義詞蝸行牛步

 年代古代

 謎語出了架的導彈

 英文a sudden peal of thunder leaves no time for covering the ears; as sudden as lightning; out of the blue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曹操進攻黃河流域的馬超和韓遂,把馬超打敗。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應,占領渭口後修築工事後,表面答應議和,暗中養精蓄銳,接著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馬超突然襲擊,將絲毫沒有防範的馬超打得大敗而逃。

 成語示例因此我給他個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襲擊,壹口把他吃掉,是完全有可能的。 ◎曲波《林海雪原》二九

 成語造句

 1、有的教員故意不使學生知道什麽時候要考問,卻臨時來了壹個「迅雷不及掩耳」的辦法,正如上了眼罩的驢子忽然嘗了壹鞭。

 2、驟然出現在龜田眼前,龜田滿腹狐疑,盤問半天,也找不出壹點蛛絲馬跡,可是剛壹轉身,迅雷不及掩耳,軍火爆炸,趙勇剛卻飛車凱旋而歸……這正是:任憑龜田“機關算盡”

 3、請放寬心,***軍被我們包圍在五百裏路以外,當他們得到情報的時候,我大軍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了。"

 4、我們對於這種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氣憤,雖則我們都很鎮定。

 5、1876年8月10日,劉錦棠指揮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偷襲黃田卡柵,揭開了收復新疆之戰的序幕。

 6、壹旦看準了海面上的獵物,便俯沖而下,在沖擊水面的巨大聲浪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獵物攝入它那像撈網似的喉囊中,是捕魚的能手,所以是這壹地區鳥類世界中的優勢種。

 7、這壹天,由於"華抗"成員王桐傑叛變,日本占領軍根據他所提供的情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蘇島發動大檢舉,各族各界人士有數千人被捕。

 8、這個迅雷不及掩耳的逮捕行動,使林學武驚得目瞪口呆,感到萬分奇怪。

 9、戰士們小群多路,交替前進,四面包圍,勇猛沖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上去。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願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後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