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如何達到頓悟?

如何達到頓悟?

頓是突然的,這裏面沒有時間,沒有過程,是當下的,即時的,迅速的,直接的,就在這壹剎那;漸是有次序的,有連續性的,強調過程,強調循序漸進,壹步壹步。頓是質變,漸是量變;頓是結果,漸是過程。頓悟是先知理,但是必須還要由理入事,理上要頓悟,事上要漸修。漸修是從事和過程入手,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知理。頓悟後的漸修是通過漸修來印證頓悟的理;漸修後的頓悟本身就是過程經驗的積累和升華。對於永明禪師講修行分為漸修頓悟,漸悟頓修,頓悟頓修,漸修漸悟四種。不管是哪壹種方法都應該做到知行合壹,理論和實踐結合,過程和結果並重。只有漸+頓才可能構成壹個完整的循環。頓悟以漸修為基礎,沒有過去的積累是不可能存在頓悟的,頓悟的基礎是已有實踐的積累,只是在過去的實踐過程中沒有去總結和思考,也可能沒有他人的指點,但是實踐的過程是有的,實踐的過程這些事情能夠推導什麽道理可能並不清楚,也沒有有意識的去總結。經過旁敲側擊的其它事,或他人的指點,或壹句話,往往幫過去的經歷貫徹起來得出了壹個道理,這個道理正是我們所說的經驗,這個經驗還可以知道後續的實踐。漸修自然會有漸悟,只要我們樂於去總結和思考,由於漸悟太小可能妳並不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但是這些也是經驗的積累,小的經驗積累起來就是大的經驗,漸悟的積累和頓悟壹樣的效果,跟個人的領悟能力有關。人壹生中能夠真正有頓悟感覺的時候太少了,漸修+漸悟才是最常見的,能夠有幸遇到高人的指點產生頓悟往往還需要靠機緣。頓悟後如果不加以漸修,則頓悟的道理就變成了空中樓閣,這個道理對妳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價值,也不會轉化為妳後續的生產力。道理能懂的人多,但是能夠親身實踐去印證道理就不容易了。只有通過自身實踐了的道理才能夠真正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和能力。漸修如果不產生漸悟或頓悟,那麽我們漸修就很難達到壹個新的高度。過程很重要,但是沒有結果的過程仍然無意義。過程的重要是在於通過過程讓我們明白了壹些道理,總結了壹些經驗,能夠更好的去指導後續的過程。吾日三省吾身,多註意自我反省和總結,往往就能產生漸悟和頓悟,這才是價值所在。頓漸無分,頓漸合壹即是知行合壹,理事無分。頓悟頓修不是我們追求的境界,漸修漸悟形成的不斷的持續改進才是真正的學習成長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