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

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原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註釋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歲暮,從和州返回洛陽,途經揚州與白居易相會時所作.

酬:這裏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使君:稱刺史.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兩湖壹帶.劉禹錫先後被貶到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屬巴國,其它地方大都屬楚國.

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官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前後***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

棄置:拋棄.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副詞,反而.

爛柯人:傳說晉人王質進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片刻,童子問王質為何不去,王質才驚悟過來,見斧柄已經腐爛.回到家鄉,已歷百年,無人相識(見《述異記》).劉禹錫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歌壹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壹詩.

長(zhǎng):增長,振作.

譯文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地.

在巴山楚水這個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思舊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沈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今天聽了妳為我吟誦《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暫且借這壹杯美酒振奮精神.

體裁

七言律詩

格律

本作的韻腳是:十壹真;可"十壹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押.

背景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醉贈劉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賞析

劉禹錫這首酬答詩,接過白詩的話頭,著重抒寫這特定環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贈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無限感慨,最後兩句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壹方面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另壹方面又稱贊了劉禹錫的才氣與名望.大意是說:妳該當遭到不幸,誰叫妳的才名那麽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過分了.這兩句詩,在同情之中又包含著贊美,顯得十分委婉.因為白居易在詩的末尾說到二十三年,所以劉禹錫在詩的開頭就接著說:“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自己謫居在巴山楚水這荒涼的地區,算來已經二十三年了.壹來壹往,顯出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親切關系.

接著,詩人很自然地發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後壹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妳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沈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沈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沈,表現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沈頹唐.正象他在另外的詩裏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正因為“沈舟”這壹聯詩突然振起,壹變前面傷感低沈的情調,尾聯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意思是說,今天聽了妳的詩歌不勝感慨,暫且借酒來振奮精神吧!劉禹錫在朋友的熱情關懷下,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現出堅韌不拔的意誌.詩情起伏跌宕,沈郁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中優秀之作.

詩作中,劉禹錫首先緊承白詩末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後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於是推開壹步,沈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壹洗傷感低沈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誌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沈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