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清朝末年兩廣提督丁日昌簡介

清朝末年兩廣提督丁日昌簡介

丁日昌(1823-1882.2.27),字禹生,亦作雨生。廣東豐順縣湯坑圩金屋圍人。由廩生捐教職。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倡建藍田書院於湯坑圩。鹹豐四年(1854年)辦團練,剿潮州土匪。七年(1857年),升任瓊州府學訓導。九年(1859年),因守城有功,升任江西萬安縣知縣。丁日昌到任後,將歷年積案壹壹整理結案,旋經廣東巡撫奏調,辦理廣東洋務。八月,署廬陵縣知縣。十壹年(1861年),太平軍攻占吉安府,丁日昌與知府曾詠以失守被褫職。七月,兩江總督曾國藩奏調隨營委差,開復原官。在安徽期間,上條陳言江西吏治、丁漕利弊情形,擬定丁漕減價章程數十條,擬州縣擬捐款、應裁應留條例數十條。

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攻占廣東高州,兩廣總督調丁日昌赴高州幫辦軍務。丁日昌主張在燕塘設炮局,鑄造開花大炮。二年,江蘇巡撫李鴻章奏設上海機器局,因丁日昌平時留心西方科學技術,調任督辦。因此結識郭嵩燾,引為摯交。淮軍克復無錫後,丁日昌被保奏為直隸州知州銜,賞戴花翎,旋委辦理營務處。三年(1864年),淮軍克常州府,被保奏為知府銜。湘軍攻克南京後,丁日昌被保奏為道員,留江蘇遇缺即補。四年(1865年),授蘇松太道,兼管海關。在辦理對外交涉事務時,與英國領事巴夏禮據理力爭,辦理了驅逐洋兵駐紮城外、將違法外國輪船充公、索回吳淞口炮臺地基、裁撤會防營向英法兵支付的兵費、禁止洋兵在洋涇浜收取賭規、將英國傳教士陸和尚正法、拔除外商私設的浦東至川沙的電報線、將外國流氓遣送回國等洋務。同時,積極向西方購買機器,將上海機器制造局移址今江南造船廠處。清軍攻克福建漳州後,丁日昌以支援軍餉、軍火不遺余力,被李鴻章評價為“才力過人”、“不避勞怨,操守亦甚清嚴”,保奏賞加三品頂戴並三代封典。八月,升任兩淮鹽運使,時兩淮鹽政多弊藪,丁日昌到任後嚴禁私販,懲處貪官,由此稅收大增。

同治五年(1866年),揚州清龍潭以下堤壩決口,清廷命丁日昌就近負責修復堤壩。合攏後,加布政使銜。次年,擢江蘇布政使,升江蘇巡撫。時江蘇因太平天國戰亂結束不久,民氣雕殘,丁日昌培民氣,鋤豪滑,清理積案,制訂月報詞訟冊、錢糧鬥則,清廷命各省仿行。七年(1868年),奏設局編刻牧令各書,整理解決江蘇歷年錢漕稅收,修築常熟等地水利工程。同年呈曾國藩《內外洋水師章程》,其中所附《海洋水師戰場別議》提出“專用大兵輪及招募駕駛之人”、“沿海擇要修築炮臺”、“選練陸兵”、“建三洋水師”,使“北東南三洋連為壹氣”等建議。曾國藩閱後無甚反應,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臺,海防之議再起,才由廣東巡撫張兆棟代為上奏,引起清廷朝野及地方大員重視。

八年(1869年),丁日昌上奏,主張“舉賢才,汰虛冗,益廉俸,先書吏,輸漕粟,變武科”。九月,丁日昌出省城勘察水患時,其族人與人鬥毆,致壹水丁死亡。丁日昌自請交部嚴加查處,被清廷寬免。同月,與馬新貽奏重修《江南通誌》。十月,丁母憂。十二年(1873年)七月,回原籍安葬母親時,得濕癥。

光緒元年(1875年),入京陛見後,以病請假回籍調理。清廷命赴津幫同北洋大臣李鴻章商辦事務,只準假四月。十壹月,任福建巡撫,兼船政大臣。次年夏,連日大雨,福州城內積水深達丈余,丁日昌親自站在城墻上六晝夜,指揮散賑,救濟災民數十萬,並命海關暫停征收米稅,派船讓商人販糧至福州,使米谷價平。

時臺灣府土著多事,丁日昌抱病赴臺巡視,民心安定。並派兵鎮壓鳳山縣境內悉茫社及獅頭、龜紋諸社的動亂,立善後章程約束。臺灣中部水埔等六社不諳樹藝,丁日昌命雇 *** 代耕。又命令地方當局按口給土著銀兩何糧食,教其耕作之法,並廣設義學,教土著識字。又奏罷臺灣府屬漁戶稅和其他雜稅,並上奏認為臺灣若不認真整頓,不出數年,日本必出兵侵占,因而主張築鐵路、開礦產,用關稅等賦稅造輪船,增開航路。七月,以病情加劇乞假回籍調理,朝廷給假三月,準其在家專摺奏事。因病難速愈,屢上奏請求辭職。

光緒四年(1878年),山西、河南大饑,人相食。丁日昌竭力籌款,派人至臺灣、新加坡、暹羅等地募捐,得款三百余萬兩。四月,清廷準其辭職。病稍愈,即被清廷派往福州,辦理烏石山教案。次年,回到家鄉;閏三月,獲總督銜,受命專駐南洋,會同沈葆楨及各督撫辦理海防,指揮南洋水師全軍。後又兼任各國事務大臣,丁日昌具疏力辭,並陳海防事宜十六條。

光緒八年(1882年),李鴻章丁母憂去職,奏授丁日昌為直隸總督。消息傳來,丁日昌已於正月初十日去世,終年60歲。丁日昌好藏書,多宋元校鈔本,編有《持靜齋書目》五卷,當與範氏天壹閣、黃氏百宋壹廛齊名。

光緒四年(1878年),山西、河南大饑,人相食。丁日昌竭力籌款,派人至臺灣、新加坡、暹羅等地募捐,得款三百余萬兩。四月,清廷準其辭職。病稍愈,即被清廷派往福州,辦理烏石山教案。次年,回到家鄉;閏三月,獲總督銜,受命專駐南洋,會同沈葆楨及各督撫辦理海防,指揮南洋水師全軍。後又兼任各國事務大臣,丁日昌具疏力辭,並陳海防事宜十六條。

光緒八年(1882年),李鴻章丁母憂去職,奏授丁日昌為直隸總督。消息傳來,丁日昌已於正月初十日去世,終年60歲。丁日昌好藏書,多宋元校鈔本,編有《持靜齋書目》五卷,當與範氏天壹閣、黃氏百宋壹廛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