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棗糯米粥
使用小熊隔水電燉盅,使用高擋燉3個小時
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中醫認為紅棗有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等作用。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壹定緩解作用,是壹種溫和的滋補品。
2.冰糖紅棗燉燕窩
能養陰生津,是適合全家在秋日***享的滋補甜品。
材料:紅棗4粒(洗凈去核),燕窩4克,冰糖8克。
做法:
1.將浸發好的燕窩連水、紅棗、冰糖,壹同倒入電燉盅內(水的分量以稍稍高於燕窩的表面為準);
2.慢燉3個小時,查看燉盅內的燕窩,如呈晶瑩通透狀,並發出蛋白清香,即大功告成。
3.肉粥
壓力大,生活沒規律,不按點吃飯……這些作為上班族習以為常的生活細節某壹天突然變成胃脹、不適,偶爾還會胃痙攣,這代表著妳可能已經處於胃病的前期,如果不註意保養,胃病就離妳不遠了。
當出現了上述胃病前期癥狀時,不必驚慌,也別忙著吃藥,可采取肉粥養胃的方法。只需堅持吃兩周的肉粥,胃部不適便能痊愈。之所以吃肉粥,是因為壹來不至於缺乏營養,二來可以通過肉食來刺激腸胃的蠕動,調動腸胃的工作積極性,更有利於緩解胃部不適。
在肉粥中,羊肉粥和鴨肉粥是很好的選擇。羊肉粥可益氣血,補虛損,暖脾胃,將新鮮羊肉150~250克與粳米適量同煮即可,可供早晚餐或上午加餐用,秋冬服用最好。
鴨肉粥是用鴨肉汁和粳米煮成,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做時先泡好蓮子,鴨肉用鹽和老酒(或者紹興黃酒)放入冰箱腌制兩個小時左右,然後用少量油炒鴨肉瀝去油,或是煮出鴨湯,加入粳米和蓮子熬粥。熬好後,撒上少許蔥花即可。
4.淮山紅薯糖水
原料:紅薯壹只(約150克),紅棗數枚,淮山片適量,姜兩片(受了風寒,可以加些姜),冰糖適量
做法:1.將紅薯、紅棗、淮山片、姜同放入燉盅內,註入適量清水,加入適量冰糖,慢燉3個小時即可。
5.山藥牛腩煲
牛腩500克、山藥1根、胡蘿蔔1根、姜3片、白胡椒粒1茶匙、
料酒1茶匙、桂皮1片、香葉3片,八角3枚、陳皮1片
做法:
1.將牛腩洗凈,切成3cm大小的塊,用沸水燙過洗凈;
2.胡蘿蔔洗凈去皮切滾刀塊,山藥去皮洗凈切滾刀塊;
3.內膽裏放入牛腩塊和各種香料,加入胡蘿蔔、山藥和清水,快燉3個小時;
4.吃時加鹽及雞精調味即可。
山藥:是營養很豐富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誌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在制作山藥時,需要註意:
1.山藥切開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黑。
2.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洗,這樣可減少黏液。
3.山藥皮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在削皮時要帶上手套。
6.三寶土雞湯
原料:山藥壹根 紅棗七顆 栗子十顆 土雞半只
配料:姜片八片,大蔥壹根
做法:
1.土雞切塊用流動水沖洗幹凈後,放入冷水鍋中大火加熱,開鍋後將血沫水倒出不要(如果用熱水焯雞會讓肉表面蛋白質瞬間凝固,不利於營養的釋放);
2.將焯好的雞塊用水沖洗凈表面的浮沫,放入燉盅內膽裏加入姜片,山藥,紅棗及栗子慢燉3個小時即可;
3.吃的時候在碗內放鹽和蔥。
7.黃豆花生煲豬蹄
材料:
豬蹄1只、花生米100克、黃豆100克、龍眼肉15克、
陳皮1片(去豬蹄腥味,還行氣健脾、燥濕化痰)、姜片2片、鹽適量
做法:
1.花生、黃豆用清水洗凈,浸軟待用。龍眼肉、陳皮洗凈待用
2.豬蹄斬大件(讓肉檔工作人員完成),去雜毛洗凈,放沸水中汆5分鐘,撈出洗凈待用
3.燉盅內膽裏放入適量清水,放入除鹽以外所有材料,快燉3小時,撈出陳皮棄之,用鹽和蔥花調味即可
4.用剁椒和蔥花調制的小料蘸豬蹄吃,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