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報效祖國的故事

報效祖國的故事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妳有所幫助,如果采納就請加分額.多謝多謝!2011-08-24 12:30:41

舍身堵槍眼----特級英雄黃繼光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壹個貧農家裏。他幼年喪父,家境貧苦。1949年他的家鄉解放了,他積級參加農協會和民兵,工作非常積極,兩次揭發地主謊報土地和偷改佃約,並活捉了壹個逃亡地主,收繳了偽保長隱藏的兩支手槍。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黃繼光於1951年3月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誌願軍。當要離開家鄉的時候,母親高興地把壹朵大紅花帶到了他的胸前,並對他說:“到了朝鮮,要多多殺敵,報答祖國和人民。”帶著母親的囑托和人民的期望,黃繼光來到了朝鮮前線,被分配到誌願軍第15軍第45師第135團第2營當通信員。雖然是當通信員,他時刻想著要多學本領,刻苦地鍛煉自己。他工作積極,學習認真,進步很快。1952年7月25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2年10月14日,美國侵略軍開始向上甘嶺597.9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上甘嶺位於朝鮮中部五聖山上,它是誌願軍中線的大門,也是紮進敵人心窩的壹把鋼刀。尤其是上甘嶺地區北山的兩個高地,像楔子壹樣打入敵人陣地前沿,給敵人造成極大威脅。敵人在這不到4平方公裏的上甘嶺小高地上,動用了兩個多師的兵力,在大量的飛機、坦克和大炮配合下,連續向537.7高地和597.9高地瘋狂進犯,月夜炮聲隆隆,硝煙彌漫,誌願軍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黃繼光在戰鬥打響後,擔負在炮火下送信,傳達命令,接電話線,背傷員的任務。連續在敵人的炮火封鎖下度過了4天4夜。 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第6連奉命事先奪下6號陣地,再奪取5號、4號陣地,必須在天亮以前拿下0號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戰鬥開始後,進展情況比預想的要順利。這時,突然發現山頂上有壹個敵人的集團火力點,使誌願軍部隊受到壓制不能前進。營參謀長立即命令第6連必須炸掉它,同時組織爆破組。從黃昏7時30分到夜晚10時30分,6連已經向敵人發起了5次沖鋒,仍未催毀敵人的火力點,許多戰士都壯烈犧牲。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鐘了,不拿下0號陣地,就等於沒有按計劃完成戰鬥任務,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就會受到影響。在這關鍵時刻,站在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站出來堅定地要求: “把任務給我把,只要我有壹口氣,我保證完成任務。” 參謀長非常信任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妳,現在我命令妳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壹定要完成任務!” 接受任務後,他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友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他們趁照明彈的亮光巧妙地前進,開始敵人沒有發現他們,當離敵人火力點只有30多米的時候,兩名戰友相繼倒下了。黃繼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兩彈,血流如註,但他仍然壹步不停地向敵人中心火力點前進。只剩下八九米的時候,他挺起胸膛,舉起右手向敵人投去手雷,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未被炸毀的兩挺機槍,又從殘存的射擊孔裏伸出來,死命地吼叫著,誌願軍的沖鋒又受到阻止。黃繼光再次受傷倒下。這時天就要亮了,40分鐘的期限就要到了,黃繼光躍身而起,沖著那狂噴火舌的槍口,沖著那侵略者的頑固堡壘,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正在噴吐的火舌突然熄滅,正在死命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他那年輕的生命,開辟了誌願軍勝利前進的道路。 剎時,但任攻擊任務的戰友們,像離弦的箭壹樣沖了出去,高聲呼喊“沖啊!為黃繼光報仇”!他們踏著黃繼光爬行的道路,很快占領了0號陣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敵軍兩個營——1200多人,全部被殲滅。 為了表彰黃繼光的偉大精神和不朽功勛,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發布命令,為黃繼光追記特等功壹次,並授於“ 特級英雄”稱號。中國***產黨誌願軍第15軍委員會在追認他為“模範團員”的同時,追認黃繼光為中國***產黨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黃繼光“朝鮮民主主義***和國英雄”稱號,同時追授他金星獎章和壹級國旗勛章。 黃繼光的名字和光榮事跡銘刻在上甘嶺背後的五聖山上,英雄的壯舉和不朽的業績,像巍然屹立的五聖山永世長存 永恒 獻給黃繼光 在那千鈞壹發的時刻, 妳的胸膛是壹道勝利的高墻。 敵人的罪惡的槍口被堵住了, 妳生命的火花像長虹壹樣閃耀。 妳死得那樣年輕, 卻活得那樣久長。 誰說莊嚴的剎那不就是永恒! …… 妳響亮的名字永遠不會磨滅, 和平塔將刻下妳不朽的功勛。 妳生命的火花, 在人類的歷史上, 也同那些輝煌的名字壹起 放射光芒! ——嚴辰 電影《上甘嶺》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上甘嶺精神曾感染和鼓舞了新中國幾代人。在那場殘酷的戰役中,誌願軍湧現出眾多的英雄,黃繼光又是兩名特級英雄中的壹位。在戰鬥的關鍵時刻,他撲向敵人地堡,用血肉之軀堵住機槍射孔,奏響了壹曲驚天動地的革命英雄主義贊歌。 生平 ■誌願軍在中江縣征集新兵,黃繼光 在村裏第壹個報了名,因身材較矮 開始未被選中 ■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 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主動請戰。 ■彈藥用光了,他毅然用胸膛堵住敵 人槍眼。其壯舉贏得抗美援朝最高 榮譽——特級英雄 黃繼光,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壹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裏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壹批會員,積極鬥爭地主,還當上了村裏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復員並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誌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裏第壹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壹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壹次,還加入了***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誌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壹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和國英雄”稱號。黃繼光最後長眠於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背景 ■上甘嶺戰役的火力密度在戰爭史 上是空前的;誌願軍獲“朝鮮英雄” 稱號的12人中,上甘嶺占4人—— 黃繼光、邱少雲、胡修道、孫占元 ■壹些西方軍事家認為,只有弄清楚 上甘嶺防線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 了解中國軍隊 空前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當時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 在僅4平方公裏的陣地上,“聯合國軍”先後投入6萬人的兵力,傾瀉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航彈,最多的壹天達30萬發。誌願軍也陸續投入兵力4萬余人,發射炮彈40萬發。陣地上草木蕩然無存,巖石構成的山頭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在這樣的常人難以想象的火海彈雨中,誌願軍能夠打退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火力的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於有無數黃繼光這樣的英雄。 在上甘嶺戰役中,誌願軍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戰爭中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和國英雄”稱號的12人當中,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就有4人,他們是黃繼光、邱少雲、胡修道、孫占元;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功臣和英雄集體。在這種氛圍中,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時刻激勵和感染著參戰的同誌們,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 黃繼光雖然入伍僅壹年多,但在黨組織的教育以及老戰士們的言傳身教下,很快學到了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及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壹名優秀戰士。關鍵時刻他能舍身堵槍眼,正是人民軍隊培養和黨教育的結果。壹些西方軍事家認為,只有弄清楚上甘嶺防線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國軍隊。五十多年來,“上甘嶺”壹詞已成為我軍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上甘嶺精神永遠值得發揚光大! 故事 ■由於黃繼光工作出色,人又機靈, 營長點名調他到營部當通訊員 ■黃繼光撲向敵地堡前,腿已被打 斷,身上有七處重傷,身後有壹道 十多米長的血印,其驚人的毅力 令人贊嘆 在家鄉當民兵時,黃繼光就曾機智勇敢地抓獲過壹名逃亡地主,轟動全村。他從參軍的第壹天起,就要求殺敵立功。他除了幹好通訊員工作,還經常到班裏向戰士們學習手榴彈、手雷、自動步槍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連長表揚。由於他工作出色,人又機靈,營長點名調黃繼光到營部當通訊員。 在1952年10月19日那個彈雨紛飛的夜晚,黃繼光跟隨營參謀長指揮六連在上甘嶺進行反擊。當時,營參謀長和連長、指導員焦急萬分,如果天亮前攻不下敵陣地,壹夜的戰果將付諸東流。在緊要關頭,黃繼光挺身而出,與連裏兩名通訊員壹起請戰。不久,兩名戰友相繼中彈倒下,黃繼光也負了傷。當他爬到離敵人中心火力點十余米時,用力扔出了最後壹顆手雷,只炸塌了半個地堡,敵人的機槍仍在噴出火舌。黃繼光此刻身上已沒有任何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趴在後面的戰友們,借著照明彈的亮光,突然看到了氣壯山河的壹幕:黃繼光搖晃著站起身,張開雙臂,向敵機槍射孔撲去…… 戰友們沖上“零號”陣地時發現,黃繼光敦實的身軀仍然壓在敵人的射擊孔上,他的手還牢牢地抓著周圍的麻袋,寬闊的胸膛還緊緊地堵著敵人的槍口……人們看到,黃繼光的腿已被打斷,身上有七處重傷,他的身後有壹道十多米長的血印。可以想見,在最後時刻,黃繼光是以何等堅強的毅力,拖著重傷的身軀,爬到敵人的地堡前,又壹躍而起的。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黃繼光從小 家境貧寒無錢照相,他沒有留下 壹張照片,犧牲後拍下的照片又 極其慘烈,且面部形象難辨 ■如今上甘嶺戰役留下唯壹的有形 紀念物,就是黃繼光烈士紀念碑, 這是根據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黃繼光從小家境貧寒,從來沒有去照過壹次相。犧牲後雖有人拍照過遺體,形象卻十分慘烈且面容難辨。在宣傳英雄事跡的時候,因找不到壹張可用的照片,只好用壹幅舍身堵槍眼的素描畫來代替。後來,杭州美院的老師們根據黃繼光的連長萬福來的回憶,經反復琢磨畫出了黃繼光的正面標準像。上甘嶺戰役勝利10周年時,雕塑專家根據這張畫像鑄造了三尊銅像,分別珍藏在部隊和中江縣的黃繼光紀念館以及他生前所在連俱樂部。 1953年4月,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作為代表出席了全國婦女大會。毛澤東還請鄧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對英雄的敬意。 戰役結束後,中朝兩國戰士在五聖山主峰背後壹塊高大的石壁上,刻下了黃繼光的名字。如今,上甘嶺戰役留在陣地上唯壹的有形紀念物就是黃繼光烈士紀念碑,這是根據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這塊大理石紀念碑的旁邊,保留著烈士用胸膛堵過的地堡槍眼,周圍盛開著美麗的金達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