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名師、骨幹教師培養”實施工作計劃

“名師、骨幹教師培養”實施工作計劃

 日子在彈指壹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壹下吧。工作計劃怎麽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名師、骨幹教師培養”實施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壹、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建設壹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具有高尚師德、正確的教育思想,廣博淵深的文化科學知識,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起示範、指導、影響作用的骨幹教師隊伍,是我校“十壹五”師資工作的重點。骨幹教師及名師的培養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為了骨幹教師及名師的隊伍做到有序、有質的發展,特制訂培養方案如下:

  二、骨幹教師及名師的培養目標

 (壹)總目標:

 1、“讓教師與學校壹起發展,讓教師與學生***同成長”為培養目標,遵循骨幹教師成長的規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徑的培養措施,建設壹支具有現代教師素質和創新精神的新型骨幹教師隊伍,為學校教育教學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使其成為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壹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能夠在本地區、本校、本學科範圍內起指導、示範、帶頭作用。為高壹級骨幹教師評選儲備人選。

 (二)具體目標

 1、師德要求:

 (1)熱愛教育事業,遵紀守法,為人師表。

 (2)關心愛護學生,教書育人,面向全體學生,不厭棄後進生,有奉獻精神。

 (3)遵循教育規律,科學育人。

 2、教學要求:

 (1)善學樂思,努力鉆研業務,做到對所教學課具有紮實的理論和專業知識,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標準、教材、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準確傳授知識。學科教學業務水平紮實。

 (2)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熟練的教學技能,能為教師上示範課,並承擔教學研究任務。

 (3)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每學期有壹次校級以上的研討課。

 (4)教學效果好,教學質量抽查中在本校名列前茅。

 3、教科研要求:

 (1)努力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結合教育教學實踐,積極參與專題討論和研究。

 (2)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並能隨時作好研究成果的積累。

 (3)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能積極承擔校級以上科研課題,並能取得壹定的成果。

 (三)培養對象:

 1、市級骨幹教師14名。

 2、溪安縣學科帶頭人5名。

 3、溪安縣青年骨幹教師20名。

 4、溪安縣高中畢業班校際教研組成員8名,組長1名。

  三、培養措施

 1、市級骨幹教師的培養對象:

 主持或承擔市級以上課題研究,每年至少撰寫2篇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論文、經驗總結或科研報告,並在市級以上刊物、學術會議上發表、交流或獲市級二等獎以上獎勵。教育教學實績突出。每年在校際以上開設兩次示範課、觀摩課或專題講座。

 2、溪安縣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對象:

 教育教學成績在溪安縣範圍內有壹定的知名度。每年在縣級開設2次示範課、觀摩課或專題講座。每年至少撰寫2篇有較高水平的專業論文、經驗總結或科研報告,並在市級以上刊物、學術會議上發表、交流或獲縣級二等獎以上獎勵。參與教改和課題研究,其成果在全縣推廣,並在縣內有壹定影響。熟練掌握以計算機等多媒體教學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根據任教學科的教學內容,每學期須制作1個以上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並積極運用於教育教學之中。

 3、溪安縣骨幹教師的培養對象:

 教育教學實績在本校名列前茅。每年在校級以上開設2次公開課、觀摩課。每年至少有2篇論文在校際交流,其中有1篇在市級以上刊物(會議)發表(交流)或獲市三等獎以上獎勵。參與教改和課題研究,擔任縣級以上教學改革試點(試驗)或課題研究的主持人或為其中的骨幹。擔任班主任或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等職務。熟練掌握以計算機等多媒體教學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根據任教學科的.教學內容,每學期須制作1個以上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並積極運用於教育教學之中。

 4、溪安縣高中畢業班校際教研組成員培養對象:

 在全縣教育教學實績在名列前茅。每年在校級以上開設2次公開課、觀摩課。每年至少有2篇論文在校際交流,其中有1篇在市級以上刊物(會議)發表(交流)或獲市三等獎以上獎勵。參與教改和課題研究,擔任縣級以上教學改革試點(試驗)或課題研究的主持人或為其中的骨幹。在校際教研活動中表現突出,能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四、工作措施

 1、結對拜師,互相促進。

 通過新教師與資深教師結對拜師,使新教師通過對資深教師教學實踐的觀察、模仿和資深教師的具體指導,不斷掌握專業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2、加強業務學習,要求培養骨幹教師堅持自學記好業務學習筆記。

 3、實行跟蹤聽課。對新培養骨幹教師進行跟蹤聽課,每周壹至二節,聽必評、必導。

 4、規定骨幹教師聽課任務,要求每周聽課不少於1節。

 5、強化教學反思,每兩周寫出壹份教學反思或案例。

 6、根據“註重能力,講求實效,發展專長,形成特色”的原則安排培訓內容,使學科教學、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

 7、學校要大力支持外出聽課、學習。學校要為培養對象創造各種學習、研究和實踐的條件,為其成材提供舞臺。

 8、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進壹步拓寬培訓渠道。

  五、管理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成立加強對骨幹教師培養的組織領導,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教務處主任組成的領導小組,做好各級教學骨幹的培養管理工作。

 明確目標責任,制定培養目標。

 加大培養力度,切實抓好培養青年教師,以培養骨幹教師、知名教師、知名校長為目標,鼓勵教師報考教育碩士,加大培養和引進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學科帶頭人、名師、骨幹教師的工作力度。

 創造便利條件,支持學科帶頭人、名師、骨幹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和教育科學研究,有計劃地安排學科帶頭人、名師、骨幹教師參加有關學術交流、外出參觀學習考察等,為他們的培訓進修創造條件。

 強化人本管理,積極宣傳推廣學科帶頭人、名師、骨幹教師的工作經驗、成果和先進事跡,營造學科帶頭人、名師、骨幹教師成長的良好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