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
解析
事業單位的工資並非全國統壹,每個地方依據經濟發展狀況不同、財力不同、特殊條件(如地理條件,甘肅、西藏等地)不同略有差異。如圖,13 級指每壹級對應壹級的工資,每壹級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構成。薪級工資與資歷、能力、工作經歷、工作經驗等相關,*** 65 個薪級,每壹級工資增加的很少。如圖,是大致的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每壹個地區會依據自己經濟水平有上下浮動,但是構成規則壹致,比如 13 級,每壹級有其對應的工資。考事業單位的目的除了心中有社會主義、***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目標之外還為了工資。
(二)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工資標準表
解析
管理崗位分 10?級,每壹級對應工資標準不同,具體如何分級,考上後單位會計會依據學歷、工作經驗、崗位需求進行詳細統計。在公務員、事業單位中沒有必要搞很多人際關系,要積極配合領導,積極完成領導布置的工作,因為民主評議是壹方面,領導評價也很重要。
事業單位薪資構成
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壹個工資標準。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壹個工資標準。詳情請查看:《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工人基本工資標準表》。
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範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重慶市現經國務院批準的艱苦地區是:壹類地區有黔江縣、武隆縣、巫山縣、雲陽縣;二類地區有城口縣、巫溪縣、奉節縣、石柱縣、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壹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對在苦、臟、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統壹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準和實施範圍。(尚未制定)
03
事業單位的待遇保障
(壹)建國以來幾次工資改革
1956 年,改革了貨幣工資制度和實務工資制度,建立了職務等級工資制度。 1985 年,工資分為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獎勵工資四個部分。 1993 年,較為復雜,管理人員執行職務等級工資制、專業技術執行專業技術職務工資制,津貼根據實際情況。 2006 年,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二)事業單位待遇詳細介紹
1. 事業單位還有額外的保障:職業年金。 2.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同承擔:類似住房公積金。 3. 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 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 4%,由單位代扣。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壹致。 4. 工作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相當於發養老金。 5. 可壹次性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契約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等:將錢發完為止。 6. 職業年金是當時新設定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保障,與企業年金不壹樣。職業年金是國家機關,包括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單獨特別規定的,沒有與企業年金並在壹起,相對而言更具有可操作性、強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