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作者杜牧?朝代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創作背景: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以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壹句流傳最廣,江南壹帶可謂家喻戶曉。此詩當作於唐武宗會昌六年(846),時杜牧為池州刺史。
關於杏花村到底在何處,歷來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或說在山西汾陽,或說在湖北黃州,或說在江蘇南京(金陵),亦有以為詩人虛擬者。然而,諸說之中,以池州說最為可信。池州貴池西郊,有杏花村。
據方誌記載,唐會昌間,有黃公名廣潤者,在此釀酒出售。店內有井,水似甘泉,人稱“黃公廣潤玉泉”。而杜牧會昌年間,恰有出守池州的經歷,借本地風光,組織成詩,為水到渠成之事。《江南通誌》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經過金陵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