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靈,連同它的城市圈,在經濟上僅次於羅馬和米蘭,在意大利排名第三。2004年,都靈的GDP是254.39億歐元(占全國的2.2%),而整個城市圈則總計441.46億歐元(占全國的3.8%)。城市人均收入達到29,400歐元,城市圈的人均收入則有27,300歐元。根據經濟和財政部的數據,都靈的可課稅收入為124.55億歐元,在意大利排名第三。都靈以及都靈省還在意大利出口榜上排名前列,是意大利出口額第二多的省份,占全國的5.2%。
由於汽車制造廠商菲亞特以及它的相關企業的存在,再加上巧克力產業和甜食產業,都靈擁有眾多意大利知名企業。事實上,除了菲亞特是在都靈成立以外,還有很多企業(如今大多把總部設在其他城市)是在都靈成立的,如電信企業皮埃蒙特水電公司SIP即後來的意大利電信,Seat黃頁,EIAR即後來的RAI,Lavazza,Azimut Yachts,Cirio,工業保險公司,王家互助保險,公牛保險,藍旗亞,喬治亞羅意大利設計室,吉亞,Italgas,Bertone,賓尼法利納,Farid(歐洲領先的生產垃圾收集工具的公司),Caffarel(成立於1826年,世界首家巧克力工廠),Carpano(發明苦艾酒的公司),Martini & Rossi,Aurora,波旁,Brooksfield,Fisico,Invicta,卡帕,Superga,Jaggy,Carlo Pignatelli,Kristina Ti,Lancetti,De Fonseca。還有重要的全國性銀行 Istituto Bancario San Paolo di Torino(如今的聯合聖保羅銀行)和la Cassa di Risparmio di Torino(如今的聯合信貸銀行)。
2006年,都靈省有231,645家註冊企業(112,255家位於都靈),幾乎占皮埃蒙特註冊企業的50%以及意大利註冊企業的4%。最近幾年,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尤其是在建築業、旅遊業和服務業。其中21,987家企業的老板是外國移民,多半是非歐盟移民。
最近幾年,都靈經歷了壹個漫長的工業轉變階段。壹方面是因為菲亞特處於危機之中,另壹方面是很多本國企業把自己的生產線搬到了發展中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都靈經受了由工業轉變為第三產業的陣痛,但還保持著意大利和歐洲主要的工業中心之壹的地位。由於菲亞特集團的汽車出口量回升,2006年意大利的GDP有了很高的增長,同時這也帶動了配套企業(除了菲亞特、依維柯和藍旗亞的工廠和辦公室,在都靈還有賓尼法利納、Bertone和喬治亞羅)以及相關保險企業的復蘇。而通用汽車也打破了與菲亞特達成的商業和生產協議,決定在都靈保留壹座重要的研究基地來實驗柴油引擎。
都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發展迅速,尤以汽車制造業聞名於世。現為意大利最大的工業中心之壹,多大型的現代化企業。意大利的汽車城,也是歐洲最大的汽車產地,產量占意大利全國的90%。菲亞特汽車公司產量居全國之冠。在阿爾卑斯山脈廉價水電基礎上,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 ,有發動機、機床、電子、電器、化學、軸承、飛機、精密儀器、儀表以及軍火工業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意、德重要的軍火制造中心。電力煉鋼業較發達。附近的伊夫雷亞市是打字機和電子計算機的生產中心 。另有橡膠、造紙、皮革、印刷等重要工業。所產巧克力和各種葡萄酒亦久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