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語文老師太差勁?果斷自學!

語文老師太差勁?果斷自學!

前言

本人18年全國壹卷 127 分。成績壹般但還是略有心得。

典型的自己幹自己的事情的喜歡坐後排的視老師不存在的不聽課的學生。

不聽課自學的受益者。

親眼所見班裏也有其他不聽課但名列前茅的人。(其實到高三大部分人都沒聽語文課了。老師天天在罵。)

開啟不聽課技能後的人生大概是這樣的

——爽爽爽爽爽爽爽爽爽爽爽——

高壹時因為師資不好所以班裏平均成績倒數,我就順利考了多次班第壹。

後來換了個好壹點的老師。

班整體水平好了,拿班第壹變得稍困難了。老師管紀律了,做自己的事情還要打掩護。

終於有次運氣爆棚成為全年級(壹千余人,重本率60%)中唯壹壹個上了120分(平常考試評分較嚴格所以壹般上120就能拿第壹。母校高考單科年級第壹是132分。後來我去到別的學校發現上120容易多了)的人,

我鼓起勇氣趁機向老師“申請”——我以後可以不聽課嗎?(意思是從偷偷摸摸變成明目張膽)

老師(內心壹句mmp)反問“妳以前(不聽課)我管過妳嗎?

原來我以前根本不用假裝自己有聽課(時不時地擡頭尋找老師的身影實在太累了)。

所以啊,既然覺得無聊,既然感覺無實跡幫助,既然不是熱愛語文課,那就不必勉強地聽課了。勉強是不會有幸福的。強烈支持自學高中語文。

註意:世上沒有任何壹種學習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

依(功利的)我所見,學校裏(特別是高壹高二)講的東西跟應試幾乎沒有關聯。(但題主持的是相反意見)。註重應試而素養不足的我是這樣的:看到他人時常引經據典,“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自己卻吐不出幾個名人的話來佐證自己,不能順帶裝個逼,略沮喪。誠然,像某次考試考到戲劇名,劇中人物及經典句子時,我也確實寫不出來。

但除了這種偶爾出現的課外知識題失分,作文論據方面欠佳,平時不能與同學玩“飛花令”外等等,好像也沒什麽不如人的了。

鑒於目前我們面對的是高考,因此我談的是應試。

不聽課不意味著放棄語文學習。

只有不學無術的人,卻沒有不學習就能有好成績的人。我也是有好好學習這個科目的。

以下是推薦的做法:

可選擇學習其他科目(反正我是背英語單詞,做理科卷子,補作業)

或自己研讀教輔(同步教輔我相信比老師講得全,也可以看作文書等)

或背誦必背古詩詞、成語等妳覺得需要積累的東西。

壹定要聽!壹般來說,老師會從閱卷人的角度來看待文章,與妳自己看是不壹樣的,而且妳還可能會看到別人的文章啊(甚至是壹些搞笑的錯誤示例)……反正會有幹貨的。

愛聽就聽,不愛聽也無所謂。隨便聽聽權當放松好了。試想當妳在文/理科題海中暢遊到喘不過氣來時,喵壹眼在講臺上自娛自樂的語文老師,這畫面有點滑稽。

其實答題模板或者說套路還是蠻重要的,但教輔上也有的東西就不勞煩老師再嘮叨壹遍了。不過教輔上有些挺雞肋的東西,在此不贅述。但這種東西看網課會更好,於下文詳述。

最好聽壹下。因為試卷解析壹般教輔上沒有或者不好,聽壹下也能收獲壹些答題思路什麽的。最後同2,也是可以看到壹些標準答案以外的答案。看到高分示例要仔細體會,低分示例要反思自己,也領悟壹下評分標準其中也可能摻雜壹些搞笑的,娛樂壹下自己嘛。(語文學科有個特點就是不跟標答壹樣也能滿分,有些標答沒有的也給分)

這是壹個彌補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產物,我們大可以好好利用。除了所謂“享受京城名師的資源”外,網課還比較高效(倍速播放炒雞爽)。

我不可能將全網的語文課都聽壹遍,因此沒提到的老師不壹定就不好,但提到的就壹定是好的(鄙人拙見)。其余的老師自己去探索噢。

我認為:高壹高二學套路,高三學答題。現在大概沒有人不知道那些“分點作答”“生動形象”的套路了吧,人人都曉得術語,而“描寫了”“表現了”後面的內容概括,主旨等就成了區分優劣的重點了。

(以上是我說的)

學會套路能做題,學會用自己的話、結合文章內容才能做好題。

要學套路請找呂晶瑩老師與董騰老師:

呂晶瑩,聲音溫柔適合睡前聽,聽她的課我是愉悅的。當時報課同期有壹個叫向歐的老師,聽她的課我是煎熬的。

董騰,有時間就聽他的課自己做筆記,沒時間就直接買他出的那本書(其實就是類似講義壹樣的),聽不聽都沒所謂,直接看他的PPT或那本書也是能看懂的。

從默套路升華到會做題請找國家瑋老師:聽他的課的感覺就是“666”,套路之外妳將收獲答案產生的思維過程。

另外,有錢的則請支持正版,勤儉持家的在b站和百度雲盤找也可。

說完課堂,便到了——

課後的刷題

我的法子有點歪門邪道的意味。

如果妳信得過我,嘗試壹下也沒有什麽壞處。重要的是,很高效。(身為靠語文和英語拉分的理科生我表示不願花過多時間在這兩科上)

如果妳不信我,請跳過這壹部分內容。

由於我總是耐不住壹顆躁動的心,無法踏踏實實的做語文練習題(考試我會沈浸在試題中的),遂采取“抄答案”的行徑。

妳想想妳有沒有試過做題時寫下的答案在對答案時被妳壹掃而過然後發現跟標答差別挺大的就直接壹大叉叉上去,也可能是懶得認真看自己的答案,接著在旁邊抄上正確答案就完事了。如果妳是這種,不如像我壹樣做。

雖然我做的題少(認真做的只有考試的題目了),但我勝在抄的多啊。畢竟我能抄的絕不放過,別人可能不想交就不交作業了,然而我是壹定會堅持抄的。

如此這般多年下來造就了我的主觀題很穩定,基本上是得分最高的,而不是像作文和客觀題壹樣偶爾失手了那我也沒辦法。主要是有神秘的“題感”在支撐,盡管我懵懵懂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答案抄得多,自然有印象,壹些術語也不用特意去背,順其自然地就會做題了。表面上很玄學,實際上這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壹個道理。可能妳會問“只看不抄行得通嗎?抄壹遍多浪費時間。”那,妳聽說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嗎?”不過,壹定要抄快點,字無需整潔漂亮,畢竟不是用來收藏的。

可是妳千萬不能忽略抄之前粗略思考的步驟和抄的時候中必須用心去感受答案的過程。

首先,看到題目先想想自己會怎麽答,或只想不寫,或寫下關鍵字眼。

接著,抄啊抄啊抄啊。切勿心不在焉。

最後,回到原文尋找答案的來源,劃線標記。(都說答案來源於原文,但答案像是原文被蒙上了壹層面紗般的面貌,妳現在做的就是掀起面紗。這樣做多了妳以後就知道怎麽戴上面紗了)

若是為了省事兒,前後兩步可省,中間最為關鍵。若還有那麽點空兒,三步都執行效果最棒了。文言文閱讀多加壹步,對著翻譯把覺得重要/不熟的字詞的意思抄上去。

上面都是主觀題的刷法,客觀題也相似。

各類文本的選擇題的具體操作是看解析,對比原文句子與選項差異,大概掌握錯誤類型,就是因果顛倒,已然變未然之類的那種。語言應用題還是先自己做壹下吧,花不了多少時間。 談到語用,我不得不提壹下成語題。我自己是抄了十多頁的筆記,可是到畢業了我都沒怎麽看,所以如果妳有抄筆記的好習慣,那妳壹定要多看,最好抄在便攜本裏,不時掏出來翻翻。否則妳就在解析裏面的成語釋義抄壹次,隨便在哪裏抄都行,字醜得不行都沒問題,秉持“爛筆頭”原則。壹段時間後,妳會發現“欸我怎麽突然就記得這詞什麽意思了呢”死記硬背挺蠢的哈,我走過這條路,結果就是背得昏天黑地最後還是大多都忘掉了,事倍功半。讀壹次成語釋義也可以,畢竟有時真的懶得寫字。最後回到選項中,把它當成例句。就像學英語壹樣,在語境裏體會。

註意——不適用於高手,只適用於議論文

建議攻克順序:

審題——

買本告訴妳某某題目可以寫什麽內容,哪些立意比較好,哪些比較偏,深度剖析題目的那種作文書。妳所需要做的就是先自己想立意,再對照它上面提供的立意參考,不斷訓練自己。

起標題和結構(淺談)——

標題原則上能寫成雙關語(諧音)就寫成雙關語,需要靈感,如《忙,盲》《“浙”就是妳》

能化用詩句就化用詩句,需要素養,如《問渠那得清如許》《執國之手與國偕老》

再不濟就寫成對偶的,需要思考,如《妳我之夢,中國之夢》

實在腦子瓦特了,就把字數整成對齊的吧,如《青春夢揚 圓夢中華》

要是怕在考場上沒有靈光壹現,就多積累幾個類似《xx誠可貴,xx價更高》《人生是船,xx是帆》的萬用模板。翻翻優秀作文集,妳總能找到合適的,寫作文時只要湊倆名詞上去就歐了,還能再簡單些嗎?

結構——

不多說。盡量每段的首句清晰明了地告知閱卷者這段是寫什麽的,是從哪方面去展開的,主題句單獨成段也可,構成排比更好。(還能湊字數)自己創作,參照範文皆可。

(摘自高考優秀作文)

我很佩服那些拼命背事例的同學。作為壹個記憶力欠佳和沒有耐心閱讀作文素材的人,我是這樣做的:

我比較關註娛樂八卦的東西,經常在微博啊公眾號上關註這方面的內容,久而久之也知道壹些明星網紅的事跡,或許這些就可以運用到作文裏面呢。

其實有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在作文裏寫idol的光輝事跡,好像要跟閱卷老師安利似的……

老實講,議論文最重要的是邏輯,文筆莫強求。我曾壹味追求語言優美,幸好及時醒悟。追求文筆的那段時期,作文寫得慢(斟酌字眼)常常不夠字數,自己覺得文筆好的老師卻不壹定這麽覺得,作文又難免有做作之感。故而應先追求邏輯,再完善語言。

另外,有條件的可以私自找老師評作文。有時自己覺得好的作文老師可不怎麽覺得,有時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怎麽就得高分了,通過找老師評作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壹篇作文,妳就會懂得閱卷者真正的關註點。

對了,請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補充:學校發的素材資料,考試範文最好認真看壹看。

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就夠了。特別薄弱的部分稍微額外做點。反正我做(抄)完布置的作業就感覺自己很厲害了。高三考試特別多,訓練的量也是夠的。

硬是要買的話,600分考點700分考法(號稱自主復習的教輔)好像還不錯(然而與學校訂的壹本教輔相似度90%,排版不同)學校訂的《核按鈕》也不錯(有得出答案的思維過程,適合自學),然後就是高考真題了,哪個順眼買哪個(本人是理想樹死忠粉,單純因為其顏值)

至於字典和知識大全類,我買了,沒動過,堆滿了灰塵。

素材書選那種名人傳記類(類似試卷上人物傳記類文本那種文章)摘錄的(拒絕三言兩語的那種),閱讀起來更有樂趣,沒有上述那種就選最詳細介紹壹個人的那種(貴精不貴多)

個人覺得值得買的——

《201x年全國各省高考優秀作文速遞》《201x年全國各省高考優秀作文報告》《201(x+1)年高考作文專項訓練》三件套

擁有以上三本,可能大概也許作文課也不用聽了。

不能漏了《高考作文速記圖素材》跟《常考經典名句 高分升級》

(上述五本書都屬課堂內外的,我還挺喜歡課堂內外出的書還有雜誌之類,但它有時也會出壹些感覺不好的書)

啊?妳覺得我寫的都是些應試技巧而不能提高素養?總之我就壹句話:大量的閱讀就是提高語文素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分享壹段話以證明——

妳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妳的骨血,只要壹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既然妳都看到這裏了,不妨順手點個贊?比心?

關於手寫語文筆記,我放到公眾號:兩只鯉魚(liangzhiliyu666)中去了,需要的話查看歷史消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