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抖擻是什麽意思

抖擻是什麽意思

抖擻(抖擻)

◎ 抖擻dǒusǒu

(1) [enliven;rouse]∶奮發;振作、旺盛的樣子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材。--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

(2) [percolated]∶振作的

精神抖擻

(3) [shake]∶施加外力抖動或振動

◎ 抖擻dǒusǒu

(1) [shake;tremble;vibrate]∶抖動

抖擻掉棉衣上的雪

宦情抖擻隨塵去,鄉思銷磨逐日無。--唐. 白居易《答州民》

它們在霞光中抖擻著翅膀,從草地上飛起

(2) [throw one's weight about] 〈方〉∶擺威風

瞧吧,看他還能抖擻幾天

◎ 抖擻dǒusǒu

[mendicant Buddhist monk] 佛教用語,頭陀的別稱 詞語解釋 dǒu sǒu ㄉㄡˇ ㄙㄡˇ 抖擻(抖擻)

(1).亦作“ 抖藪 ”。猶搜索,尋找。《方言》第六:“鋪頒,索也。 東齊 白鋪頒,猶秦晉 言抖藪也。” 郭璞 註:“謂鬥藪舉索物也。” 戴震 疏證:“藪,亦作‘擻’。”宋 劉克莊 《沁園春·四和林卿韻》詞:“抖擻空囊,存留諫笏,猶帶虛皇案畔香。”《老殘遊記》第四回:“從上房裏搜起,衣箱櫥櫃,全行抖擻壹個盡。”

(2).以手舉物而振拂。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豉法》:“急抖擻筐,令極浄,水清乃止。”唐 尚顏 《秋夜吟》:“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擻衣裾蘚色侵。”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選姿》:“人皆抖擻衣衫,慮其太濕。”

(3).抖卻;擺脫。唐 王炎 《夜半聞雨》詩:“抖擻胸中三鬥塵,強欲哦吟無好語。”清 金農 《宿韜光飛雨軒》詩:“隙塵抖擻上方眠,飛雨軒中暫息緣。”

(4).振作;奮發。明 唐順之 《與萬思節主事書》:“吾友閑居少過,卻是不曾抖擻提醒精神。”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壹二五:“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材。” 柳青 《創業史》第壹部第七章:“他精神更加抖擻,容光更加煥發了。”

(5).顯露,顯示。元 薛昂夫 《殿前歡》曲:“施展出江湖氣概,抖擻出風月情懷。”

(6).顫動;哆嗦。唐 白居易 《驃國樂》詩:“花鬘抖擻龍虵動,曲終王子啟聖人。”元 關漢卿 《四春園》第二折:“覺壹陣地慘天愁,遍體上寒毛抖擻。” 許地山 《換巢鸞鳳》:“眾人看他們二人死了,都嚇得抖擻起來。”

(7).威風,神氣。明 黃叔初 《新水令·壽陳藎卿》套曲:“詞才羨君真抖擻,何事緣詩瘦?”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二:“妳還說過:‘妳們抖擻吧,等“中央軍”來,割妳們的腦袋。’”

(8).佛教語。梵語dhūta(頭陀)的意譯。《法苑珠林》卷壹○壹:“西雲頭陀,此雲抖擻,能行此法,即能抖擻煩惱,去離貪著,如衣抖擻能去塵垢,是故從喻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