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天祥的詩。
出自《過零丁洋》,由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寫。
原詩: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經過零丁洋時所作的詩作。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壹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點評:
(首聯)作者用“幹戈寥落”四字,暗含著對茍且偷生者的憤激,對投降派呂師孟、賈余慶、劉啟等壹夥的譴責。“寥落”,壹作“落落”,其意相反,則是指作者自己頻繁的戰鬥生涯,但所揭示的內涵遠不及“寥落”廣闊。……(頷聯)“身世浮沈”並非是指個人仕途的窮通,而是概括著作者艱苦卓絕的鬥爭和坎坷不平的壹生。這壹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象鮮明,感情摯烈。……(頸聯)特別富有情昧,“惶恐灘”與“零丁洋”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對,而又被作者運用來表現他昨日的“惶恐”與眼前的“零丁”,可謂詩史上的妙筆。……(尾聯)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狀元,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後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範俘虜,在獄中堅持鬥爭三年多,後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節,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