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個遊戲叫“山羊過獨木橋”。
規則是讓兩個人從獨木橋的兩邊同時上橋,等走到在橋中間時,兩人之中會有壹個人下橋壹個人通過。但在壹次運動會上,卻有壹對同學在橋中間互相抱住,然後轉身,雙雙通過。這本是件值得驚訝與欣喜的事,學生們的智慧讓他們懂得了雙贏,取得了雙面的勝利。可是裁判卻認為兩人的作法不符合規則,是作弊行為。
規則的設定是為了使我們的生活社會更有條理,但在這樣壹個發展迅速、風雲變幻的現代社會,很多規則都不應該壹成不變。
二十壹世紀是壹個講究合作的時代,更是壹個創新的時代。
難道競爭就意味著敵對,拼比就意味著打壓?
如果合作能夠帶來雙贏,那我們又為何非得壹成不變的遵守著前代的規則,拘束了自己更加傑出的創意?
如果雙贏能夠讓敵對的雙方化幹戈為玉帛,那我們又為何不能用合作的智慧與對方微笑競爭?
就像古時候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
身為大將軍的廉頗瞧不起只會說幾句文縐縐的話的文臣藺相如,便屢次對其出言不遜。可藺相如卻總能拿出自己的君子之度,不與廉頗計較。還道出了“先國家後利己”的君子之言,令廉頗為自己的言行而羞愧,向他“負荊請罪”,最後傳出“將相和”的美談佳話。廉頗和藺相如兩個文武大臣也能和睦相處,盡心盡力地輔佐帝王管理國家,最後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難道這不是兩人互相合作取得的雙贏局面?
在我國經濟生活中,有壹種“龜兔雙贏理論”。
龜兔賽了多次,互有輸贏。後來,龜兔合作,兔子把烏龜馱在背上跑到河邊,然後烏龜又把兔子馱在背上遊過河去。這就是“雙贏”,競爭對手也可以是合作夥伴。
俗話說:“壹個籬笆三個樁,壹個好漢三個幫。”
想成就壹番大事,必須靠大家的***同努力。縱觀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於合作的典範嗎?
讓我們享受雙贏帶來的成就,探索合作的智慧。多壹分包容,少壹分排斥,微笑競爭,合作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