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篇1
案例介紹:
阮XX,女,15歲,初二年級學生。該生是單親,父親在其讀小學四年級時遇車禍去世,母親是某電動門公司的職員,性情內向,自發生不幸之後,扶養女兒的重擔落在了她壹個人身上,她顯得更為虛弱。對於女兒的教育也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該生雖然聰明、要強,但學習成績壹般,性情怪異,行為舉止異常,有性別錯位趨勢,很難與老師、同學相處。衛生習慣差,手臉總是有汙穢;作為壹個小女孩,總喜歡穿男性服裝,如迷彩服。平時課內喜歡在桌上塗塗抹抹,地上常有紙屑。人際關系緊張,總是和周圍同學鬧矛盾,剛開學就與壹位男同學打架,對於班幹部的管理充耳不聞。對於老師的批評教育常報以對抗情緒,稍有不順,就在教室不顧課堂紀律大發光火。初壹時,曾與其原班主任發生過激烈的沖突。
案例分析:
1、當時作為已12歲的阮XX來說,壹直寵愛著她的父親的去世,給了她嚴重的打擊,戀父情結壹直無法從內心消除。
2、母親性情軟弱,對於女兒的教育也甚感力不從心。曾經帶其到心理醫生處咨詢,結論是:患有多動癥、輕微自閉癥以及抑郁癥。
3、自不幸發生以後,老師對其行為引導不夠,同學也曾經有過冷嘲熱諷,以至於養成了怪僻的性情。
輔導 方法 :
1、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和愛護。充分利用本人性別的優勢,主動和她親近,和她做朋友,?親其師,信其道?。經常在課間找她談話,談學習,談生活,談興趣,讓其能從平時的接觸與交流中體會到另壹種父愛。由於其與本班下班教師劉曉玲較談得攏,故初步制定師生結對計劃(即德育導師制)。
2、積極聯系學校政教處,充分利用學校心理輔導員的科學指導,使自己在對該生的心理矯正及教育上有壹個明確的方向。
3、積極主動聯系家長, 實行家校聯系制度,努力***同教育。
4、鼓勵其他學生多與該生接觸,多點寬容,並在班中成立了?友誼小聯盟?,生生結對,讓該生真正體驗到集體的溫暖。鼓勵該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讓其在集體活動中接受教育。
5、鼓勵該生發展特長,提高自信,培養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不管在平時還是在課堂中,不管在偶遇時還是在交談中,我都會有意無意地暗示或直接提醒對方?妳在進步?,讓其對自己產生信心,對學習生活產生興趣;讓其在這種不斷的期待中成為現實。
輔導效果: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努力和多 渠道 的配合,近壹個學期過來,該生已經有了明顯地進步,與同學關系有所改善,行為習慣有所矯正,上課能積極舉手發言,能積極參加課堂討論。自信心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能主動向班主任提出申請擔任班幹部,開始也能慢慢地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勸告與批評在後半學期中,曾在班級的壹次 辯論 賽中被評為?最佳辯手?,多次被評為班中的?每周壹星?。作為壹位班主任,讓每個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我的職責,更是對我的考驗,我真誠地期望她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有更大的進步。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篇2
案例介紹:李某,男,15歲,初中二年級學生,單親家庭,和母親壹起生活。讀初壹年的時候學習狀態很好,課堂上總是踴躍發言,成績也不錯,和同學非常合群,集體榮譽感也很強,非常懂事,因此深得老師、學生的信任;但進入初二年時情況就慢慢地發生了變化:先是課堂上、課後幾乎沒了他的聲音,也不再與同學交流,也不再關註集體,成天緊繃著臉,後來作業也不做,課堂上經常睡覺,甚至經常無故缺課,成績壹落千丈。
案例分析
壹發現他的變化,我便及時與他的家人聯系,在壹個星期壹的下午我到他家去家訪。經過和他母親的交談了解到,他的父親是個極其粗暴的人,在他年幼的時候,就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但是,當父親心情好的時候,又會滿足他壹切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這就造成了他既膽小怕事又固執任性。不久前,父母離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擊,情感變得很脆弱,心理壓力增大,覺得自己在同學面前擡不起頭來,幹脆就把自己反鎖在家裏,不去上學,采取有意回避的態度,壓抑自己。通過這次家訪,我明白了他不上學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擾:由於家庭的突然變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變得加焦慮不安,感到孤立無助,繼而逃避,這是壹種高度焦慮癥狀的消極心境。我認識到這時候家長和老師若不聞不問,或批評責罵他,不僅不會消除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反而會增強這種心理。長期下去,最終將導致對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藥。
輔導方法及效果:
第壹步:加強與其家庭的聯系,說服其家長要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使他擺脫心理困境。 我認識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負的原因主要在於家庭,因此,我加強與其家庭聯系,讓其父母認識到 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和責任感,使這個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壹次壹次地用課余時間進行家訪,做好他母親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認、面對現實,樹立起生活的信心,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哭訴,因為這樣於事無補,反而會增加他的心理負擔,影響他的健康成長。還設法聯系到孩子的父親,說服他多用壹些空余時間回來看看孩子,多關心他,盡到壹個父親的責任,不要因家庭關系而毀了孩子。經過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談,終於使他們接受了我的建議。由於家庭與學校***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再逃避,也願意再跟同學們交往,漸漸地回到學校上課了。
第二步:在師生間、同學間架起愛的橋梁,使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恢復心理平衡。 開始,他還不願上學,我去到他家裏時,老躲著不見,或是壹問三不答。我知道這是防禦心理的表現,其實其內心還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關心的,他極需要被愛的感覺。我不急也不燥,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地給他講班裏發生的趣事,講同學們是多麽希望他回到學校,和他們壹起學習,壹起活動。我主動與他接近,縮短心理距離,想用集體的溫暖來消除他內心的焦慮和冷漠。同班級同學知道這種情況之後,主動利用放學後的時間,陪他聊天,給他講講學校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慢慢地,他的表情沒有那麽呆板,漸漸地露出了壹絲笑容。此後,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漸逐漸地出現在教室裏。但我並不滿足於此,壹直尋找讓他重新振作的契機。我了解到這個孩子自覺性很強,也很愛讀書,即使沒來上學的日子,他都能自學。有壹天他來上學了,上課時,我提出壹個問題,很多同學不會答,竟意外地發現這孩子眼裏露出壹點笑意,就抓住這個機會提問他。開始,他漲紅了臉,講得結結巴巴的,我用鼓勵的眼神望著他,親切地對他說:?老師相信妳壹定能行的!?結果他講得很流利,得到了全體同學的掌聲,他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此後,我還多次為他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榮譽,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擺脫自閉心理,激發起自信心和上進心。心靈的交往,熱情的鼓勵,溫暖著他那顆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體中。 第三步:組織主題班會,激發起他對生活的熱愛,學會自強,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為了使這孩子學會自強,也教育其他學生,我組織了壹次主題班會《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在這次班會中,同學們熱情洋溢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面對困難和挫折,我要像張海迪姐姐那樣發奮學習、努力進取,做壹個有用於社會的人;有的說,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要勇於面對現實,不屈不撓地戰勝它們,做壹個勇敢的人;有的說,只有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人,才是堅強的人 同學們還用精彩的小品,悅耳的歌聲等形式表達了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主題。我細細地觀察,發現這孩子的眼圈紅了。於是,輕輕地走過去,扶起他瘦弱的肩膀,把他引到會場的中心,?想 說說 妳的看法嗎他緩緩地擡起頭,堅定而清晰地告訴大家:?我要從現在做起,面對現實,做壹個勇於克服困難的堅強的人?她的話博得了壹陣陣熱烈的掌聲。通過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創設壹個寬松有益的心理環境,引導這孩子煥發起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增強其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反思 :
1.我們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
生存與發展是當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題,而生存和發展有賴於優良的素質。人的素質結構由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 文化 素質等構成,沒有健康的心理,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壹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往往註視著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品德的優劣,而忽略了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尤其甚少註意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把解決思想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心理問題。這樣做,將使班主任工作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也培養不出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健康和積極的態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時是取決於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傳統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必須要註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鮮內容。
2.我們要以對孩子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會發展日趨多元化的今天,人們也受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青少年正處於由幼稚向成熟發展的階段,處於半獨立半依賴的矛盾時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難以理解的困惑與苦惱。孩子們的許多心理沖突,或被自我掩蓋,或被成人忽視,視而不見,置若罔聞,以至不少孩子感到難以獲得理解,覺得孤立無助,只好壓抑於心靈深處,備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甚至誘發各種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現實的嚴重性,我們不能等閑視之。我們要以對孩子們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來重視其心理教育,每壹位班主任都應該明確自己是青少年學生的心理顧問及心理保健醫生這壹特殊角色,應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利用班集體的優勢和特點,向學生們進行心理教育,滿足其心理需求,使他們有理想、有抱負,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強承受各種心理壓力和處理各種心理危機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質,以迎接明天社會的嚴峻挑戰!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篇3
案例介紹 :徐某,男,15歲,走讀生,學習成績中等,智力較好,對數理化特別感興趣,理科成績較突出。性格倔強,自尊心特強,逆反心理十分嚴重。經常和父母、老師發生沖突、頂撞,有很強的抵觸情緒。妳越是反對的事情,他就越和妳對著幹。在家裏,壹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賴在床上裝病不去上課來抵抗父母,弄得父母親實在無計可施。在學校,他這種反抗行為也很尖銳。每當老師批評他時,他眼睛直對著老師,壹副不服氣的樣子,甚至還和老師頂嘴。數學老師因他上課講話點他名字,從此他專和數學老師作對,上課故意睡覺,不交作業。數學科考試時做得起的題都故意不做,數學成績常常是交白卷或幾分。多次找他談話,他壹句也聽不進去,是個家長和老師十分頭疼的孩子。
案例分析 :該生的叛逆行為是進入青春期的壹種表現,許多青春期的孩子對大人都有壹種逆反心理。他們往往把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幫助理解為與自己過不去,認為傷害了自己,因而就會表現出嚴重的敵對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個:
壹是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徐某的父親是我校附近廠裏的壹名職工,工作壓力較大,也很繁瑣,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問題就會斥責、謾罵孩子;而他的母親主要關心孩子的營養狀況和學習成績,忽視孩子的思想教育,認為孩子還小,大了就會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兩人的方式也常常不壹致。
二是個別老師不懂得學生的心理特點,不能正確對待他所犯的錯誤,處理方式不當,使矛盾和沖突日益惡化起來。
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點,使他看問題容易產生偏見,以為與老師、家長對著幹很勇敢,是壹種英雄行為,因而盲目反抗,拒絕壹切批評。
輔導方法: 1、爭取家長的主動配合:首先和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徐某的家庭情況和表現,與家長溝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識,以便對癥下藥。
2、改善家庭教育環境:指導家長閱讀壹些教育孩子的書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創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環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勵、表揚,少批評、責罵,合理對待孩子的需求,不挫傷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時間帶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鮮空氣,為孩子安排有意義的生日慶祝會,設計各種溫馨的家庭活動,利用親情來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對立情緒。
3、春風化雨,堅持疏導教育:教師要正確對待這類學生,避免直接批評,不要與他發生正面沖突,要註意保護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剛的教育方式。當他犯錯誤時,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點他的名字,而是在與他個別交談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幫助他分清是非,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願意主動地去改正。逐漸緩解緊張的師生關系。
4、因勢利導,揚長避短:老師要善於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揮其作用。利用徐某在數理化方面的優勢成立壹個幫困組,讓其擔任組長,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轉移到他 愛好 、感興趣的事情上。老師的信賴、同學的支持使他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5、本人的自我調節:指導徐某閱讀壹些偉人、科學家成功 事跡 的書刊,開闊視野,不斷激勵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懷寬廣,能接受他人意見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把註意力引到學習上,啟發、誘導他走出錯誤的心理誤區。
6、經常、持久地心理輔導:徐某這種頑固的逆反心理不是壹、兩次說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復抓,抓反復,平時多留意觀察他的情緒變化,經常與他交流、溝通,深入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幫助他解決青春期的煩惱。
輔導效果 :通過輔導,徐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漸消除,和父母、老師的緊張關系也得到了緩解。學習比以往更認真,上數學課還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作業也能按時交了,數學成績很快就躍到了90多分。尤其可喜的是,?飯來張口?的他在家也能幫父母分擔家務了,變得懂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