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露天電影院

露天電影院

生命裏所有的光影記憶全部都和那個夏天裏有關,腳下踩著厚厚的壹層瓜子皮,和周圍幾乎所有人打招呼並低頭找著座位號的人們,溫熱的水泥條凳,坐在上面屁股會微微發燙,空氣裏彌漫著塵土和飛絮,光線穿過它們就會上演壹場紛飛落下的舞蹈,頭頂上是壹方框型的藍天,四面的墻上吊掛著巨型的音箱,裏面不停的播放著壹個女播音員刺耳的聲音:“露天電影院觀影需知”,這所有的聲音,溫度,氣味,鏡像,都鎖定在了四歲那年,小城裏的,露天電影院。

當年所有城市如果按照標準的蘇聯制式搭建的話,城市的中心地區必然有壹個軍分區,我們那個小城也是如此,軍分區的西門外,有壹所應該是最早的露天影院。記憶中最早的電影記憶就在這裏和恐怖結下了不解之緣。四歲的小孩子看電影,後半場基本就是在昏睡中度過的,我也不例外,可是記憶中的第壹部電影卻遠不是這般簡單。那部電影的名字確實記不起來了,肯定是壹部戰爭片,裏面還有諜報戰的意思,但即使到了現在,電影的主題曲(名字也是記不住了)只要音樂壹響起來,身上所有的反應壹如當年,寒毛就豎起來,涼涼的寒意從後背上升起。

那壹場電影在播放前,電影院裏就有了騷亂的跡象,好像是食品廠的壹幫混混要和織染廠的壹幫小流氓要約著茬架,電影沒有開始前,就被聯防隊和公安給壓下去了,還從電影院裏帶走了幾個人。所以,氣氛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有些緊張起來。電影剛開演,人群中就又開始騷亂起來,不壹會又平復下去,我坐在媽媽和姐姐的身邊,緊張的如同電影中的諜報員,身上的汗流的嘩嘩得。應該是太刺激了,身體的保護機制就開動了,電影還沒有開始多久,我就緊張的睡著了。睡著以後,那些約著茬架的混混們,更是把電影院裏鬧得壹團糟,有人從電影院外面往裏用彈弓打石頭,好幾個人得頭給打破了,更有人傳說,有個人的眼珠子都被打出來了,眼珠子掛在臉上壹晃晃的。這個時候電影院整個亂成了壹鍋粥。

從電影院向外面逃去的時候,我應該是醒了的,因為我有這個印象,我們是在人仰馬翻的慌亂中,頭上被媽媽罩著,腳下不停的碎步跑,手裏緊緊攥著媽媽的手。可是再後來,記憶又中斷了。據後來姐姐的回憶,是我還沒到家,又在路上睡著了。關於電影的最初記憶,就這樣被深深的鎖定在四歲那年,那個恐怖的夜裏。

八十年代末,是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生人第壹個電影黃金時代。在小城的小百花影劇院的邊上,錄像廳,這個新生的事物,生命旺盛,野蠻生長。壹臺彩電,壹臺錄像機,門口黑板上有粉筆寫上大大的片名和明星,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壹開始是壹部片單獨在放,幾毛錢壹張票,後來就是連放,類似遊戲卡的十六合壹,起步就是四部連放,還有專場,周潤發專場,壹次就是六部起。壹根音頻線是壹定要接在大門口的,將正在播放的電影聲音接出去,李小龍成龍,哼哼哈嘿,拳風掌影,電影中的打鬥聲,就是那個年代裏,我們歲月的背景聲。background。

九十年代末,是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生人第二個電影白銀時代。VCD和DVD開始橫行中國。最早出現的是租碟店,這是和租書店同時發跡盛行的,後來這兩個還合體經營了,壹半是租書壹半是租碟。那壹會兒,我和那個小城裏每個租碟店的老板都相熟相識,去的太多了,後來就逐漸獲得的了壹種能力,只通過看壹部電影的海報和封皮設計,就準確的判斷出這是好片還是爛片。和每家租碟店老板聊天時,最自得的就是,兩個人要互相較量下功力和品位,對壹部剛出來的片子,大家先下個判斷,然後分頭去看,回頭再來比較誰說的更準。我的電影功力,從那會兒就已經所向披靡了。再過幾年工作後,我就更是有錢有自由了,最高紀錄是,半年看爆壹臺VCD,直接把磁頭看廢了。

曾幾何時,我們對於電影總是懷著壹份熱誠和幸福,每壹次壹部新電影拿在手上時,那都是壹種帶有未知探險的興奮度和刺激感。那是的我們好似隨時可以隨風起舞的蘆葦,而那是的電影,文字,音樂,就像戈壁上的壹陣陣隨時可以湧來的大風。現在,當下,隨著互聯網,寬帶的無門檻接入,電影好似電視劇壹般,開機既得,那樣濃烈的色彩,濃烈的質感,都已經在漸漸黯淡下去。

羅曼羅蘭說過,大半的人在三十歲就已經死了,壹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變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當年我讀到這段話是也是冷汗涔涔,為了不在三十歲後,早早死去,直到今天,我還不敢模仿自己,至少在工作時!在看書時!在看電影時!我們喜歡的其實不僅僅是電影,那是記憶裏的氣味,聲音,畫面等各種碎片的集合,那是我們記憶的通道,是我們懷念的方向,是我們過往的印章。我們無比懷念那些露天電影院裏,被夜風吹拂過的晚上,也正是這些從未泯滅的光亮,帶著記憶,懷想,繼續上路。

希望,等待新的壹塊屏幕亮起來,我們壹如少年,壹如曾經,濃烈,熾烈。那生活中許多的熱愛,不都是期許重返青春現場的努力嗎?不錯,我們談了又談,談論不止,談藝術和歌,談論我們曾相愛而渾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