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
自強不息是壹個成語,讀音是zì qiáng bù xī,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
出處:聞壹多《園內》:“啊!‘自強不息’的少年啊!誰是妳的嚴師?若非這新生的太陽?
自強不息造句:
1、許多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奮進。
2、我們不能茍且偷安,壹定要自強不息,才能創出壹番事。
3、他在逆境中卻能自強不息,壹點都不頹廢
擴展資料:
自強不息的近義詞:發奮圖強、發憤圖強。
1、發奮圖強,釋義: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壹般情況下與“奮發圖強”通用。
出處:《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發憤圖強,意指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或進步。也指下定決心力求上進的情況。
出處: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並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發憤圖強,徹底革命。”
百度百科-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