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例子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例子

教師要繼續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範的好習慣。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壹: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並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壹、鋪墊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計算.

24+8-63×6÷9

47-21+5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裏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於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壹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麽?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後面寫第壹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壹行寫“=”,在“=”後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妳發現了什麽?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後,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麽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後明確再算什麽.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裏先算哪壹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並齊讀,然後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壹做”.

19+5×3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裏,先算什麽?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註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妳又發現了什麽?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36+49÷7

先讓學生說壹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麽,再算什麽,然後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註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裏填上適當的數.

25-9+3663÷9×5

=()+()=()×()

=()=()

46-7×442÷6+39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24-16÷8

=36÷6=8÷8

=6=1

15-6×215÷3+2

=9×2=5+2

=18=7

3.計算.

7×2+1630+56÷850-4×6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53-3×9

68+4×349÷7×6

63÷7-581-45÷5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二:加減、乘加、乘減復合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初步學會口述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

3.會分步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復合應用題.

教學重點

分析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解題關鍵——找中間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白皮球圖6個、花皮球圖18個.

教學步驟

壹、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例1)”

1.根據條件補充問題.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學生可能提出二(1)班壹***有多少人?還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車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學生可能提出車上還剩多少人?)

2.根據問題和壹個已知條件,補充另壹個已知條件.

(1)媽媽買來12個蘋果,______.還剩多少個?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小明和小剛壹***拍了多少下?

3.做書上的準備題.

商店裏有24個皮球,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學生獨立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請壹名同學上黑板板演)

4.訂正板演24-20=4(個)答:還剩4個.

問:說說這道題的已知、求是什麽,這道題為什麽用減法計算.

二、探究新知.

師說:剛才的復習題大家做得很好,老師知道大家對壹步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將第1個已知條件“商店裏有24個皮球”不直接給出,而告訴妳“商店裏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妳會算嗎?(出示例1),這道題就不能用壹步直接算出還剩多少個.我們今天學習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1.學習例1繼續演示課件“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例1)”

(1)讀題.

小聲自由讀壹遍,指名讀壹遍,齊讀壹遍.

(2)找已知、未知.

學生口述,教師在題中標出.

師問:和復習題比較,哪兒變了?哪兒沒變?(已知條件變了,問題沒變)已知條件變成幾個了?誰能再說壹說?教師同時貼出皮球的實物圖.

(3)分析數量關系.

師問: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哪兩個已知條件?(壹***有多少個和賣了多少個?)哪個已知沒給?哪個直接給了?那應該先求出什麽?(商店裏壹***有多少個皮球)根據哪兩個已知可以求出商店裏壹***有多少個皮球?(商店裏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同時板書:

根據板書,請同學們討論壹下,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先算什麽?

通過充分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請同學分析數量關系.(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壹***有皮球多少個和賣出多少個,賣出20個已經知道,所以要先求出壹***有皮球多少個.根據有白皮球6個和18個花皮球,就可以求出壹***有多少個皮球).同時板書:

①商店壹***有多少個皮球?②還剩多少個?

6+18=24(個)24-20=4(個)

答:還剩4個.

解答後,可追問:6+18=24(個)求出的是什麽?24-20=4(個)求出的又是什麽?以強化解題思路.

2.總結學習方法.

師說:剛才我們壹起學會了例1,在學例1時,第壹要認真讀題,最少讀3遍,幫助我們理解題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未知,認真在題上標出.第三要認真分析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最後再正確解答.要想正確解答兩步應用題,這四步壹步不能少,而且還離不開認真二字,下面我們做壹些練習,看誰做題認真,解答正確.同時板書.

(1)讀題.(2)找已知、未知.(3)分析數量關系.(4)正確解答.

三、鞏固反饋繼續演示課件“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例1)”

1.做壹做.

同學們做了20個泥人,老師做了8個泥人.送給幼兒園25個.還剩多少個泥人?

按四步指導學生完成此題.

(1)默讀3遍題.

(2)在題上標出已知、求,指名說壹說.

(3)互相討論:先求什麽,再求什麽.

(4)獨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個)

28-25=3(個)

答:還剩3個泥人.

(5)追問:20+8=28(個)求出的是什麽?28-25=3(個)求出的又是什麽?

2.比較練習.

(1)學校裏有14盒粉筆,又買來30盒,現在有多少盒粉筆?

(2)學校裏原有40盒粉筆,用去26盒.又買來30盒,現在有多少盒粉筆?

認真讀題後,問:這兩題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現在有多少盒粉筆,已知條件不同,第(1)題有兩個已知條件,是壹步應用題,第(2)題有三個已知條件,是兩步應用題)

3.總結.

今天學的兩步應用題都是用什麽方法計算的?(先加再減,先減再加)

布置作業

1.壹輛汽車裏有乘客36人,到新街車站下去8人.又上來12人,這時車上有乘客多少人?

2.商店裏有藍書包40個,綠書包30個.賣出37個,還剩多少個?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三:應用題

教學目標

1.分析加法和除法、減法和除法復合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答此類應用題.

2.繼續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3.提高學生解答兩步應用題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加除、減乘復合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從問題入手,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蘋果和盤子實物圖、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壹、鋪墊孕伏.

投影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每盤放幾個蘋果?

學生思考後同桌交流,指名填出條件並解答.

引導學生敘述思考過程,使學生明確:要求平均每盤放幾個,必須知道壹***多少個蘋果,還必須知道要放多少盤.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演示課件“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例4、例5)”

(1)出示例4:有18個蘋果,又買來6個.把這些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裏,每盤放幾個?

(2)指名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隨學生敘述,教師逐壹出示三部分實物圖.

①18個蘋果的實物圖;

②6個蘋果的實物圖;

③4個盤子的實物圖.

(3)分析數量關系,解答應用題.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要求每盤放幾個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是不是已知的?

通過思考、分析,使學生明確:要求每盤放幾個,必須知道蘋果的總數和盤子的數量,盤子的數量題中已經給出,是已知的,蘋果的總數題中沒有直接給出,是未知的.

再引導學生思考:要求每盤放幾個先要解決什麽問題?第壹步應該算什麽?

隨學生敘述,教師板書:①壹***有多少個蘋果?

思考:要求壹***有多少個蘋果應該用題中的哪兩個條件?

啟發學生看實物圖思考解答方法.

指名說算式及得數,教師板書:18+6=24(個)

想壹想:有了蘋果的總數24,還知道要把這些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根據這兩個條件,可求什麽問題?

隨學生敘述,教師板書:②每盤放幾個?

學生看圖思考解答方法,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書上.

(4)回顧例4的分析過程.

教師以敘述、問答等方式引導學生***同回顧例4的分析、解答過程,使學生進壹步熟悉從問題入手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①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指名敘述例4給出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

②從問題入手進行分析,先思考要解答最後的問題需要哪些條件,再與題中條件對照,看所需的條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由此確定,這個未知條件就是解答這道應用題的第壹步.求出了第壹步,第二步就可解決最後的問題.

指名敘述例4第壹步算什麽,第二步算什麽,說明是怎樣分析的.

③確定了第壹步算什麽,第二步算什麽,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敘述例4的解答方法.

2.教學例5.

(1)投影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蘋果可以放幾盤?

學生思考後同桌交流,指名填條件並解答.

引導學生敘述思考過程,使學生明確:要求可以放幾盤,必須知道放在盤子中的蘋果有多少個,還必須知道每幾個蘋果放壹盤.

(2)繼續演示課件“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例4、例5)”出示例5:有18個蘋果,吃了3個.剩下的蘋果每5個放壹盤,可以放幾盤?

①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隨學生敘述,教師先出示18個蘋果的整體實物圖,然後從蘋果圖的末尾在三個蘋果(圖)上畫上斜線,表示吃掉了3個,最後把前5個蘋果(圖)用線連起來,表示每5個蘋果放1盤.

②分析數量關系,解答應用題.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要求可以放幾盤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是不是已知的?

通過思考、分析,使學生明確:要求可以放幾盤必須知道有多少個蘋果要放在盤子裏,還必須知道每幾個蘋果放壹盤.對照題中給出的條件可以知道,每幾個蘋果放壹盤是已知的,有多少個蘋果需要放在盤子裏題中並沒有直接給出,是未知的,需要先解答出來.所以第壹步應該求吃了3個後,剩下多少個蘋果.

板書:①剩下多少個蘋果?

啟發學生思考:求剩下多少個蘋果需要哪兩個條件?怎樣解答?

指名列式解答,教師板書:18-3=15(個)

想壹想,剩下的15個蘋果,每5個放壹盤,可以放幾盤?

板書:②可以放幾盤?

學生看圖思考解答方法,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書上.

③回顧例5的分析過程.

指定壹名能力較強的學生根據前面師生***同的分析解答,敘述本題的分析過程,使學生逐步學會從問題入手分析應用題.學生敘述中,教師加強引導,使分析過程連貫而完整.

3.完成“做壹做”.

(1)飼養小組原來有9只兔,又生了6只小兔.每5只放在壹個籠子裏,要用幾個籠子?

①讀題,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②教師幫助學生從問題入手分析數量關系.

教師通過問答形式引導、幫助學生由問題入手分析應用題.

提問:看到問題,應該想什麽?

使學生明確:從問題入手分析應用題,應該由問題思考解答所需要的兩個條件.

提問:要求用幾個籠子,需要哪兩個條件?找出這兩個條件後怎樣做?

使學生明確:找出解答最後問題的兩個條件後,與題中的已知條件對照,看哪個是已知的,哪個是未知的.這道題裏,壹***有多少只免是未知的,所以第壹步就要解答這壹問題.

提問:這道題的第壹步算什麽,第二步算什麽?

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題,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集體訂正.

(2)植物小組養了19盆梅花,送給幼兒園3盆.剩下的平均放在8個教室裏,每個教室放幾盆?

①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②指定壹名能力較強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教師加強引導、點撥,使每壹名學生聽懂分析思路,即要求每個教室放幾盆需要知道要放到教室的梅花有多少盆,還要知道放在幾個教室裏.放在幾個教室裏,題中已經給出,是已知的,要放到教室的梅花有幾盆是未知的,所以第壹步應求送給幼兒園3盆後,剩下了多少盆,第二步再求每個教室放幾盆.

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題.

指名敘述解答過程,集體訂正.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第三組的例4、例5.

這兩道應用題我們都是從問題入手進行分析的,這種分析方法就是先思考解答問題需要哪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中未知的壹個就是第壹步要解決的問題.有了第壹步的結果,也就能夠解答最後問題了.從問題入手分析應用題是壹種很有效的分析方法,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經常使用,希望同學們多加練習.

隨堂練習

1.投影出示下面兩題.

(1)體育課上老師拿來30個皮球,給女同學12個後,剩下的要平均分給6組男同學,每組的男同學可以分到幾個皮球?

(2)麗麗有8張畫片,爸爸送給她12張.把這些畫片每5張裝壹袋,可以裝幾袋?

學生讀題後,分小組分析應用題裏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麽,再算什麽,然後獨立解答.

教師深入各小組,了解各組的分析情況,對有困難的小組進行引導、幫助.

2.8×5+46(25+11)÷9

56-7×48÷(27-19)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答案.

布置作業

有46張紙,出墻報用了14張.剩下的紙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