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壹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沈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譯:
此詞為入宋後抒寫幽閉時心情。
想起往事就悲哀,庭院長滿了苔蘚,沒有人來為我(我也沒有心情)卷起珠簾,(有人來看我嗎?)等待“終日”,不見人來,也無人敢來。
回憶往事。金劍沈埋於廢墟,壯氣消沈於荒草,(指復國的機會與可能是壹點兒也沒有了,只好認命吧!),這月亮如此明亮但是已非故鄉之月,讓我想到了當年月光照耀下的秦淮河畔的故國宮殿。但玉樓瑤殿已非我有,明月照得再亮,也只能徒增傷感。
歷史背景:李煜在汴京,實質是被軟禁的囚徒。據宋人王铚《默記》記載,後主在汴京開封的住處,每天都有“壹老卒守門”,並“有旨不得與外人接”。在極度孤獨中度日的李煜,打發時光、排遣苦悶的最好方式是回憶往事。他明明知道沒有人願意來看望,也沒有人敢來看望,卻偏偏說“終日”有“誰來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絕望。
抒發了由天子降為臣虜後難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
2. 王铚李煜文言文翻譯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壹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鎖已沈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譯:此詞為入宋後抒寫幽閉時心情。想起往事就悲哀,庭院長滿了苔蘚,沒有人來為我(我也沒有心情)卷起珠簾,(有人來看我嗎?)等待“終日”,不見人來,也無人敢來。
回憶往事。金劍沈埋於廢墟,壯氣消沈於荒草,(指復國的機會與可能是壹點兒也沒有了,只好認命吧!),這月亮如此明亮但是已非故鄉之月,讓我想到了當年月光照耀下的秦淮河畔的故國宮殿。
但玉樓瑤殿已非我有,明月照得再亮,也只能徒增傷感。歷史背景:李煜在汴京,實質是被軟禁的囚徒。
據宋人王铚《默記》記載,後主在汴京開封的住處,每天都有“壹老卒守門”,並“有旨不得與外人接”。在極度孤獨中度日的李煜,打發時光、排遣苦悶的最好方式是回憶往事。
他明明知道沒有人願意來看望,也沒有人敢來看望,卻偏偏說“終日”有“誰來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絕望。
抒發了由天子降為臣虜後難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
3. 翻譯壹下李煜的詞李白有兩首的《長相思》,妳想知道哪首? 長相思 兩首 李白 長相思·其壹 作者: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註解: 1、絡緯: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2、金井闌:精美的井闌。 3、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
韻譯: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 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淒淒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 夜裏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雲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 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 *** 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 註解: 1、趙瑟:相傳古代趙國的人善彈瑟。
瑟:弦樂器。 2、鳳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飾鳳凰形狀。
3、蜀琴句:舊註謂蜀琴與司馬相如琴挑故事有關。按:鮑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頭”句。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王 琦註雲:“蜀中桐木宜為樂器,故曰蜀桐。”
蜀桐實即蜀琴。似古人詩中常以蜀 琴喻佳琴,恐與司馬相如、卓文君事無關。
鴛鴦弦也只是為了強對鳳凰柱。 韻譯: 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花蕊籠罩輕煙, 月華如練,我思念著情郎終夜不眠。
柱上雕飾鳳凰的趙瑟,我剛剛停奏, 心想再彈奏蜀琴,又怕觸動鴛鴦弦。 這飽含情意的曲調,可惜無人傳遞, 但願它隨著春風,送到遙遠的燕然。
憶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邊, 當年遞送秋波的雙眼, 而今成了流淚的源泉。 您若不信賤妾懷思肝腸欲斷, 請歸來看看明鏡前我的容顏! 評析: 這兩首詩,都是訴述相思之苦。
其壹,以秋聲秋景起興,寫男思女。所思美人,遠在長安。
天和地遠,關山阻 遏,夢魂難越,見面為難。或以為此詩別有寄托,是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後,對唐玄宗 的懷念。
喻守真以為“不能說他別有寄托,完全詠的‘長相思’本意”,此說有其道 理。 其二,以春花春風起興,寫女思男。
望月懷思,撫琴寄情,憶君懷君,悱惻纏 綿。真有“人比黃花瘦”之嘆。
這兩首詩,在李太白詩集中,壹收卷三,壹收卷六。所寫時地迥異,格調也 截然不同,實為風馬牛不相及。
但蘅塘退士輯為先後,看起來似乎是壹對男女,天各 壹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實不然。
4. 求壹篇祭奠李煜的古文,學的越淒涼越好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嗚咽纏綿,血淚滿紙,倒不出煜心之悲慨。
人生苦短,往事回首,心中忽起萬千愁。寧長醉人間,卻迷離中愈醒人世。
故國,朱顏長逝不返,恰似流水落花不戀君。深宮鎖心卻鎖不住郁抑惝恍。
癡君祭國之作,卻寧可歲月戛止在“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即便這世間沒有那《虞美人》沒有那《浣溪沙》,也不忍見君遇國破人去之苦。
此時此景,與君同悟美逝之憾,而無緣***分心中之惘然。 不堪看菡萏香銷翠葉殘,韶光憔悴,血淚無止。
倚闌幹,玉笙吹盡人心寒。月如鉤,心頭罹苦,憑玉梳壹把,長為君理愁絲;夜厭厭,庭空客散人歸,獨留畫堂深處,繪下君醉顏;難排往事只堪哀,為君卷壹任珠簾,袖手秦淮;五更天寒,細雨潺潺,縱江山壹別難見,與君同在天上人間;月寒秋竹冷,倦長更無眠,替君披衣陪君行。
願為君反彈箏曲,淡盡人生愁恨,同上西樓,拂去垂顏雙淚,吟故國重歸,還君壹夢! ?壹個淒清寒冷的夜晚,壹座亭臺樓閣中的寂寞庭院,壹盞孤燈,壹道殘影,壹個落寞的詞人,壹首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壹個悲劇性的人物,壹個才華橫溢詞人。不願將自己交給國家,政治的末代皇帝,卻固守在詞中的壹方天空,贊頌人間至愛真情,詠嘆春花秋月,他是應該被愛還是被恨呢?史書的李煜是壹個只愛音樂,歌舞詩書而不恤政事的昏君。
是壹個處處對宋妥協委曲求全的懦夫,他肉袒出降,被囚於卞京。最後“酒賜”而死。
而他的詞,使他成為壹個詞人真實地凸現於歷史的混沌之中,穿越時光的隧道向世人走來。讀他的詞,無論多少遍都都有那種割舍不斷心痛。
我心中的李煜永遠是帶著七分醉意,輕拍欄桿低吟清音的風雅之士;是沈默於寂寞的冷夜,孤苦惆悵的落拓文人;是癡立於林中,卻渾然不覺深秋冷寂的白衣公子;是仰望星空,有著剪不斷理還亂,心事重重的苦心人……因為他,南唐宮中減少了壹分肅穆,多了壹分文學的柔情;因為他,繁華富貴少了壹分難耐的俗氣,多了壹分別樣的情感;也是因為他,南唐幾代的江山就此劃上句號,史書多了壹個亡國之君……“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壹個壹生熟讀經史子集,飽覽秦漢文章,深諳詩詞歌賦,愛好自由,謳歌善美,含怡養情的性情中人怎麽能在群雄逐鹿的烽火歲月裏承擔強國重任呢?即使他勵精圖治,遠離色聲犬馬的生活,又怎能抵擋的住歷史車輪滾滾呢?他的壹生,他的遭遇,讓後人同情、哀嘆、可憐、嘲諷,他的詞寫進了他的情、他的怨、他的愁,讓世人看到了他的喜、他的怒、他的哀。壹個才華橫溢的詞人,卻是這樣壹個優柔寡斷的國君,兩種水火不容的性格在同壹個人的身上互相滲透,互相影響,這怎麽能不說是壹種悲哀呢?壹首《相見歡》壹個“離愁”,壹首“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道出無盡的哀怨,“雕欄玉器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故國的壹切依然未變,當年宮娥秀發如雲,當年的江南美如畫卷,這壹切都猶如昨日,卻恍如隔世。
江山易主,美麗的宮娥也只能是銀發飄飄,滿目滄桑了。何曾會有記憶中宮人的軟香“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那種輕舞飛揚的美女,都已是夢中人,水中花。
夢裏回到江南,“車如流水馬如龍”,江南的美,江南的繁,江南的鳥語花香,是那麽的遙遠。淒涼的鳳笙千萬不要在寒夜裏響起,那冷月下的孤獨人會斷盡心腸。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他在冷月的註目下,沈入了那陳年的宣紙,沈入了江南的草長鶯飛之中。
那些流傳千年仍熠熠生輝的的詞章,植根於後世人的心中,盛開成壹朵美艷的花朵。
5. 憶江南李煜翻譯全文全文如下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註釋 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園。 ②車如流水馬如龍:極言車馬眾多。
賞析 這首記夢小詞,是李煜降宋被囚後的作品。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遊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後的悲恨。
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實生活中的哀情。“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遊樂時環境的優美,景色的綺麗,傾註了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這首小詞,“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上達到高峰。
“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