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壹個表並列關系的詞組,意思就是“秋天”。
談及“金秋”,人們壹般以為是因為壹片金色,因而叫金秋。其實不然,通過常識,我們知道,我國古代,把世間萬物看成由金、木、水、火、土構成。木主管東方和春季,火主管南方與夏季,金主管西方與秋季,水主管北方與冬季。
土主管中央,並扶助木、火、金、水。由此觀之,“金秋”就是“秋天”之意。“金秋”中的“金”是五行之壹。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中國古代思想家用這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源和多樣性的統壹。
詞語的來源
古代陰陽家還用五行中的木、火、金、水主管四季中的壹季,土主管中央,並且扶助木、火、金、水。可見,“金”即秋季。所以說,“金秋”是壹個表並列關系的詞組,意思就是“秋天”。
同理,“金風送爽”中的“金風”也就是“秋風”。另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可作為對“金秋”壹詞的來源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