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藍色原因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所組成。這七種光線波長各不相同,而不同深度的海水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束。
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光束射入海水後,先後被逐步吸收,而波長較短的藍、青光束射入海水後,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微細的、懸在海洋裏的浮體,便向四面散射和反射。
特別是海水對藍光吸收的少,而反射的多,越往深處越有更多的藍光被折回到水面上來,因此,我們看到的海洋裏的海水便是蔚藍色。
2、海洋裏的礦物質
稀錳結核、石油、海底熱液礦藏、鎳、銅、鈷、鹽。
3、海洋動物
光照區:(水面至水下200米)生活著大量的浮遊生物、海藻以及珊瑚礁生物動物中除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外,還有大量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如水母、頭足類等,以及海洋爬行動物、海鳥等
弱光區:(水下200米至1000米)生物多數長有大大上午眼睛和發光器官,還有壹些動物白天躲在弱光區,夜間則到淺層水域去尋找食物。
深海區:(水下1000米以下)太陽的光線從來照不到這裏,終年漆黑壹片,也少有沈落的食物,在更深的海下就很少有動物能夠生存。
擴展資料:
海洋動物劃分:
1、按生活方式劃分
海洋動物主要有海洋浮遊動物、海洋遊泳動物和海洋底棲動物三個生態類型。
2、按分類系統劃分
海洋動物***有幾十個門類,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三大類。
海洋無脊椎動物,占海洋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最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紐形動物、線形動物、須腕動物、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等。
海洋原索動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包括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等。
海洋脊椎動物,包括依賴海洋而生的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海洋
百度百科-海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