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我所看到的聽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從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出自:論語·述而篇
作者:先秦·孔子的弟子
節選: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翻譯: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我所看到的聽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從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孔子說:“不去修養品德,不去講習學問,聽到義卻不追隨,有了錯誤缺點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擴展資料《論語·述而》出自《論語》,***包括38章,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壹。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壹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文章包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內容,節選的章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智慧的壹面。
他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只將古代好的東西做陳陳相因,而不創立自己的思想。這種思想在漢代以後開始形成古文經學派,“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對於中國人的思想有壹定程度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