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3日,國民黨空軍軍官校飛行生李純,從臺灣岡山機場駕駛AT-6型教練機起飛,飛回大陸,在福建漳蒲東湖鄉海灘降落。
1928年,李純出生在雲南路南彜族自治縣。在他上學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中華民族處在危亡之際。這時的李純,受到了進步思想的熏陶,心中便立下壹個偉大的誌向:長大以後要當壹名抗日飛行員。
1945年的盛夏,當時只有17歲的李純,考上了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正當他接受空軍入伍教育,在火熱盛夏中操練之時,抗日戰爭勝利了。但他也有壹點沒能親自參加抗日戰爭的遺憾。
1948年,李純被派到杭州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學習。當時,人民解放軍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鼓舞了全國人民,在杭州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也發生了教官起義,學生起義……
1948年秋天的傍晚,在空軍俱樂部裏,在隨意的搭話中,李純認識了壹位同學朱修。
朱修平時很少說話,總是埋頭看書。有壹次李純看見他在看壹本厚書,書中有個***產主義社會的標題。
經過多次交往,李純知道朱修也是熱血青年。後來,朱修借給李純很多進步書籍和革命文獻讓他讀。
壹天,李純大膽地向朱修提出自己思考了很久的的事情:決定駕機起義。
這時,朱修才正式地告訴李純說:地下黨讓我們去臺灣,掌握戰鬥機會,宣傳策反更多的人壹起回來。
這時,李純才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還有陳澤群、黃永華和他們並肩作戰。從此,李純不再感到自己只是壹個孤獨的光明追求者,而是革命隊伍中的壹員了。
1949年3月,李純隨軍隊來到了臺灣的岡山機場,這裏是他們的新校址。
雖然,臺灣的山和大陸的山壹樣的青翠,海也像大陸的海壹樣湛藍,但是,李純卻恨不得馬上飛回祖國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