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匈奴人劉淵為何自稱漢皇帝?

匈奴人劉淵為何自稱漢皇帝?

壹、原因:

1、晉朝是個相當講究門閥的時代,劉淵本來就是匈奴人,他的出身並不高貴,本就沒有什麽支持率的劉淵來說,要想取得士族大家的支持,必然要將自己的姿態放下,親近漢文化,使劉淵傾心接受漢化。

2、父親為匈奴左賢王劉豹,母親為匈奴呼延氏,是個地地道道的匈奴人。史料記載,匈奴劉姓源於漢匈和親。當年,匈奴強盛時,劉邦“以宗女為公主,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晉書》),劉淵的叔祖劉宣、父親劉豹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並取了漢名。承襲父祖,劉淵也跟著姓了劉。

3、劉淵自幼居於漢地,酷愛讀書,癡迷漢文化,曾拜上黨名士崔遊為師,遍習中原的儒家經典和歷史、軍事著作,甚至可以“略皆誦之”,深受漢文化影響和熏陶。劉淵7歲喪母時“擗踴號叫,哀感旁鄰”,所表現出的孝道禮儀上不難看出,他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極大。

二、簡介:

劉淵(?-310年),字元海,新興(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領冒頓單於之後,南匈奴單於於夫羅之孫,左賢王劉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國時期前趙政權開國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劉淵在父親死後接掌其部屬,八王之亂時諸王互相攻伐,劉淵乘朝廷內亂而在並州自立,稱漢王,建立漢國(後改為趙,泛稱前趙,亦作漢趙),308年稱帝,改元永鳳。310年,劉淵病死,在位六年,謚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