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伐楚全文翻譯註釋如下:
翻譯:
齊國的桓公興師伐楚,調動了霸上所有的士兵。楚國的國君得知此事後,派遣使者子囊前來朝見,並獻上歲幣祭拜於瑕丘。同時,他還派遣使者前來賄賂桓公。桓公對此回答說:“我將率軍伐妳的君主,而現在妳的君主卻派使者前來請求擔任我方將領,請妳的國君擔任將領吧。”
子囊連連磕頭說:“我這個小人不才,只是奉命前來行使使命的。請讓將軍鍾離眛來擔任吧。”桓公同意了這個請求。眛到達之後,桓公問他說:“聽聞將軍妳大名已經傳誦天下,能否領軍伐楚呢?”
他回答:“我聽說神農氏的傳說,先王武丁有熊旅相助,文王有鳳凰相助,成王有鳥獸相助。這三位君王都是絕世神人,能夠飼養神物,將他們安置在自己左右。左右安宅,是天下大道,君王的名字不就是體現天下大道嗎?將軍的二十五個祖先中,有項羽這個人。
有關宛陵之敗,是因為失去了將領而帶來的災難。將軍使用奇異的戰術,用兵如神,已經征服了南地,並占據了北方的主要將領。人們因此而變得強大,但神卻變得虛弱,必定會戰敗吧。”桓公嘆了壹口氣說:“將軍的話說得有道理。於是他們合並軍隊出征,最終在平陵戰勝了楚國。”
註釋:
1、霸上:霸上(Bà Shàng)又稱鳥取、魏取,位於今山東省菏澤市東北,是春秋時魯國南界,成為齊、魯兩國爭奪的重要區域。
2、子囊:楚國人,相傳為楚文王拘於鄢陵時,楚太子瑯邪將其處死,後來其家人將其屍體在江邊漂流,被齊國人發現,進行了合葬。據說子囊年少時神態自若,楚太子見了非常挑剔,不滿意子囊,便將其抓走。
後來子囊死後,齊桓公為了和楚國保持關系並且展示自己的仁愛態度,接納了子囊的親屬,子囊的親屬也以此與齊國結親。
3、瑕丘:瑕丘(xiá qīu)地處今河南省滑縣和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交界處,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壹處地名,多次成為各國進行外交活動的場所。
4、鍾離眛:鍾離眛(zhōng lí mí)是春秋時楚國的壹位將領,他曾經在楚國與秦國交戰中擊敗秦國的黃歇。後來他離開楚國,來到齊國,向桓公推銷自己。
5、神農氏:神農氏(shén nóng shì)是中國古代的壹個部族,也被認為是農業發明者之壹,因此被稱為“開天關地、溫潤萬物的神仙”。
6、三王:指中國歷史上的三代君王,分別是商朝的武丁、周朝的文王、成王。
7、熊旅、鳳凰、鳥獸:熊旅、鳳凰和鳥獸都是神話中的傳奇生物,有很高的神秘和崇高性質。
8、安宅左右:左右安宅是古代中國的壹種布局方法,是以中心主建築周圍配置附建建築物,在周圍形成壹個整體的建築群。
9、宛陵之敗: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之壹,發生於公元前202年的漢楚戰爭中,楚軍主將項羽的軍隊在宛陵壹役中被漢王劉邦率領的軍隊擊敗。
10、桓公:齊桓公,姓姬名寤生,是齊國春秋時期的壹位國君,是人們常說的五霸之壹。他於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把齊國建成了壹個強盛的國家。
11平陵:平陵(píng líng),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境內,是春秋時期楚國東部城池之壹,也是古代著名的戰役地。
齊桓公伐楚原文
齊桓公伐楚興師,作霸上之士。楚子聞之,使子囊歲幣祭於瑕丘,而使使賂桓公。桓公曰:“我將伐君,而君使使來,請以君為將。”子囊叩頭曰:“小子不才,使臣賫符應詔耳。請以將軍鍾離眛充行。”
桓公乃許之。眛既至,桓公謂之曰:“聞將軍有名,能伐楚乎?”曰:“臣聞神農氏傳,先王武丁有熊旅,文王有鳳凰,成王有鳥獸,此三王者絕世神人,能養神物,安宅左右。左右安宅,則天下之道也。
天下之道,豈不在君王之有名乎?將軍二十五世祖項羽,宛陵之敗,坐失將軍,此乃禍也。將軍出奇兵,用兵如神,南地已強,北方有將,人強而神弱,必能敗也。”桓公嘆曰:“將軍言之有理,於是合軍而行。伐楚,敗之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