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五秀才,將龍母葬於北岸的珠山下。後人感於五龍的孝心,就此建廟,名曰"孝通廟",後改為“龍母祖廟”。
龍母祖廟始建於秦漢,歷代有封賜修葺。現存的龍母祖廟重建於清光緒晚年,為磚、木、石結構,建有石級碼頭、石牌坊、山門、香亭、正殿、兩廄、妝樓、行宮、龍母墳。龍母祖廟最為值得稱贊乃其精湛的建築藝術,雕梁畫棟,木雕、石雕、磚雕、灰塑堪稱壹絕,被譽為"古壇僅存"。其建築系按低水區特點設計;柱基特高,墻四周砌以水磨青磚,蓋以琉璃瓦,殿內外地面,全以花崗巖石板鋪設。每逢水淹過後,廟內稍作清掃便幹凈如故。此乃龍母廟建築之中的神奇。
龍母祖廟,系集兩廣能工巧匠,運作七年才完成。它與廣州家祠、佛山祖廟合稱為嶺南建築三瑰寶。每年的農歷五月初八"龍母誕"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遊客上香朝拜,煙火經年不衰,為百粵龍的子孫朝拜龍的母親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