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的故事》選自安徒生童話,是安徒生先生在1837年的作品。講述了人魚公主和王子從相見到相愛再到無法在壹起的淒美愛情故事。
漢斯·克裏斯汀·安徒生(1805-1875),丹麥19世紀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壹,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
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的編寫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遊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皇帝的新裝》等。
擴展資料
小美人魚,不像其它童話中的女主角那麽幸運,在兒童文學中,她是壹個悲劇形象,也是安徒生在童話中樹立的壹個尖銳,生動的形象。亞裏士多德認為理想的悲劇人物應該是本身具有某種缺陷或者是犯過失的的人。
作為童話中的女主人公,小美人魚是壹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她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美妙聲音——同樣在現實中安徒生也曾經有過壹副好嗓音。此外,小美人魚是海底世界中最小的公主.也是最受寵愛的公主,她的魚尾在海底世界中是最漂亮的,但對於岸上世界來說,魚尾是醜陋的不被世人所接受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美人魚的魚尾叫做缺陷,為了克服這個缺陷,小美人魚找了可怕的海巫婆求助,並最終用她的美妙聲音換了兩條漂亮的腿,同時她又有了另外壹個缺陷——啞。小美人魚擁有自己的花園,其他公主都種上了自己收集的奇異的珍寶,但小美人魚的花園裏面只有壹座王子的雕像。
由此可見,小美人魚渴望被愛,她想同真正的人類戀愛,喜歡聽所有人類的故事。童話中的王子代表著安徒生的理想世界,他不到16歲,英俊,就像美人魚花園中的雕像。故事情節中提到王子讓小美人魚永不離開他,這樣的情節,代表著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