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描繪,既有斷腸不舍之痛,又有大丈夫豪邁的氣概。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侯門壹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
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壹望斷人腸。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韋莊)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裏書.。(庾信)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