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踏莎行歐陽修古詩的意思是什麽?

踏莎行歐陽修古詩的意思是什麽?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賞析這是壹首抒寫離情別愁的詞作。它以對句開頭。候館、溪橋,點明征途;梅殘、柳細,點明時節,是壹番初春的景色。就在這明媚的春色之中,出現了遠行的旅人。他坐在馬上,拉著韁繩,有點行色匆匆的樣子。迎面吹來的風是暖和的,地面初長的嫩草散發出的芬芳另人清爽。這第三句,承上啟下,由春景過渡到離愁。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可是這明媚的春景並沒有給旅人增添壹點快樂,相反,他離家越來越遠,就越來越感到那壹片離愁的沈重,他似乎在逐漸的擴散開來,變成了壹片無窮無盡、看不到頭尾的綿綿不斷的春水。抽象的感情,在詞人的筆下,變成了具體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易親切。“離愁漸遠漸無窮”這七字,構思巧妙,著意在“遠”與“無窮”的關系上。離愁可以說輕重,而這裏卻說它無窮,而且是越遠越無窮。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著的感覺,形象而又生動地表現出來了。

上片行文,壹揚壹抑。先是將春色飽滿地描寫壹番,讓人覺得春光實在明媚可愛,然後筆鋒壹轉,折入旅人的懷鄉之情,把離情濃愁加以誇張,加以渲染,形成強烈的激射下片寫行者自己感到離愁之無窮無盡,於是推想到樓上的思婦了。她也壹定有著同樣的感覺。她必然會痛心流淚,傷心時,只能登上小樓,眺望遠方,可是,能望到的,只不過是壹望無際的草原,那盡頭,又有春山擋住了視線,而她牽腸掛肚的人兒,又在春山之外,如何能看得見呢?詞人由自己的離愁,推想到了家裏的她的“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離愁,又由離愁而想到了她臨高倚欄遠眺,想到了她登高遠望而又不見的愁更愁,行文上層層深入,有如剝蕉。

最後兩句重復“春山”,用意深刻。這春山是倚樓遠望的閨中人窮盡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又是她的想象所能達到的極限,遠方到底怎樣,她不得而知。然而越過了春山,也就是越過了她的目力和想像之所及,但她還是要倚那危欄。遠行的旅人如此為閨人所想,就顯得兩人感情的愈加深厚,離別的愈加苦痛了。這就是結句“行人更在春山外”數百年來,不知感動過多少人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