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全詩

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全詩

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全詩如下: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註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

這首詩描繪了敬亭山的靜謐氛圍,表達了詩人孤獨而又不願與世相爭的情感。首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看似寫景,實則抒情。李白以“眾鳥”和“孤雲”的動與靜,反襯出敬亭山的靜謐和詩人內心的孤獨。第二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則進壹步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情感,展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厭倦。

整首詩語言簡潔明了,畫面感極強,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人通過對敬亭山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孤獨、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同時,通過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生的美好願景。

獨坐敬亭山的創作背景:

1、個性表達:李白個性獨立,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因此他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在《獨坐敬亭山》中,他以孤雲自比,表達了自己不願與世相爭的情感,同時也展現出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厭倦。這種情感表達與他的個性特點密切相關。

2、社會背景:李白生活在唐朝時期,當時社會繁榮昌盛,但也存在許多矛盾和紛爭。壹部分文人墨客因厭倦社會上的紛擾和虛偽,而選擇歸隱山林,追求自由和獨立的生活。李白在《獨坐敬亭山》中表達了自己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安靜生活的向往,這也反映了當時壹部分文人的思想狀態。

3、自然環境:敬亭山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是壹個有名的風景名勝區。在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到此遊覽,並留下許多優美的詩篇。李白在遊覽敬亭山時,被這裏的山水之美所吸引,於是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厭倦。

4、文化傳統:敬亭山作為壹座歷史悠久的風景名勝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李白在《獨坐敬亭山》中不僅描繪了敬亭山的山水之美,也融入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化傳統,通過詩歌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感悟和對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