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典忘祖的意思是對祖先創制的典章制度數得壹清二楚,卻忘掉了自己的祖先是誰。
古義:數:列舉;典:指禮制、掌故、歷史事跡等;祖:祖先,祖宗。對祖先創制的典章制度數得壹清二楚,卻忘掉了自己的祖先是誰。
今義:後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本。也用來比喻對本國歷史的無知。
引證:
後世俗衰,遠論姓氏者,或召訕侮,不知數典忘祖。——宋·歐陽守道·《經訓堂記》
枚祖籍慈溪,為兄部民,因生長杭州,數典忘祖。——清·袁枚·《與錢竹初書》
況周、秦兩家,實為南宋導其先路。數典忘祖,其謂之何?——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北宋南宋不可偏廢》
句子:
1、如今崇洋媚外,數典忘祖的人可多著呢!
2、要大家都割舍掉對自己民族的感情,這種數典忘祖的事能做嗎?
3、他總是數典忘祖,真是不肖子孫。
4、沒有祖先哪有我們?為人子孫切不可數典忘祖。
5、縱然是留學國外,也要記得自己的文化根源,豈可數典忘祖?
6、妳只知西洋的鋼琴而不曉得國樂中的胡琴,真有點數典忘祖了!
7、這些禮制都是老祖先壹代代傳下來的,要是我們都舍棄不用就是數典忘祖。
8、他這種數典忘祖的作法,我個人期期以為不可。
9、我們要重視中國歷史知識的學習,免得出現數典忘祖的笑話。
10、妳這樣壹味以西方人眼光來講自己國家的歷史,是會遭到數典忘祖之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