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醒了也就忘了,哪會有夢裏的痕跡。
這句話出自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壹笑溫。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此詩作於元豐五年正月二十日,而前年、去年以至元豐六年的同日,蘇軾均有類似詩作,可見這壹天對蘇軾來說意義非同尋常。這首詩,表現了詩人身處逆境而能超然其外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曠達灑脫的情懷。頜聯言人如鴻雁又應時而到此地,但舊日遊處之事恰如春夢壹般,時過境遷,再無壹絲蹤跡可求。該聯承上啟下,鮮明地道出了詩人的人生感慨。
蘇東坡將時過中年的人歸為兩類:壹是人可掌控的,前有信約,還是要堅守的,就像秋鴻,季候到了應該應約而來;而另壹是牽連人際的種種事端,猶似春夢,夢醒了也跟著忘了,留下朦朧美意,了無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