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詠懷古跡其三頸聯的空字好在哪裏

詠懷古跡其三頸聯的空字好在哪裏

具體回答如下:

空:表示奇冤已經鑄就,縱使昭君魄魂歸來也是枉然了。“空歸”二字真寫得肝腸寸斷,把萬千遺恨表達了出來。“春風面”與“夜月魂”更是對得驚警:昔如彼,今如此,諷情貶意隱於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

《詠懷古跡五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在夔州(治所在今重慶奉節)寫成的組詩。

全文: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白話譯文: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從紫臺壹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裏環佩叮當是昭君歸魂。千載琵琶壹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全詩賞析: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詩的發端兩句,首先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據《壹統誌》說:“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裏。”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歸縣的香溪。

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這是三峽西頭,地勢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

遠隔數百裏,本來是望不到的,但他發揮想象力,由近及遠,構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他就以這個圖景作為此詩的首句,起勢很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