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就是說他沈默不說話,並不是沒有情緒,只是不想表達是有感覺沒有說出來就是不想跟他說話的意思,可能是內心比較壓抑。
描寫心情煩躁的古詩:宋代詞人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
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淒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麽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壹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壹個人怎麽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麽能用壹個“愁”字了結!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作於南渡以後,具體寫作時間待考,多數學者認為是作者晚年時期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作者中年時期所作。
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此詞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壹氣貫註,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開頭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全詞壹字壹淚,風格深沈凝重,哀婉淒苦,極富藝術感染力。